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与生物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与生物力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测量足部影像学资料及尸体标本足部骰骨前后关节面的部分解剖学数据,结合文献报道的有关骰骨的测量数据值,参照临床上已有的骰骨骨折内固定材料,设计应用于复杂骰骨骨折的跨关节接骨板螺钉系统;采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骰骨跨关节接骨板进行力学对比分析,评估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收集100例足内斜位CR片资料及30例足标本,测量骰-第五跖骨关节面与第五跖骨干夹角,骰-第五跖骨关节面与跟骰关节面延长线的夹角。查阅文献中成人骰骨的解剖学数据了解国人骰骨大小的均值,参照临床上现有的骰骨内固定接骨板,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用于成人骰骨骨折的跨关节的内固定接骨板。2.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研究采用收集到的新鲜单下肢标本(半年内,密封存于-20℃低温环境)共6具,通过X线排除骨骼缺损或者病变,测量骰骨的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内固定。将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在距离踝关节近端15cm处截骨,对截骨处进行包埋,在跟、骰及第4、5跖骨处放置5枚电阻应变片。将处理好的标本固定在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中,模拟单足站立模型,应变片导线连接静态电阻应变仪,调试平衡后在实验前对标本预加载消除骨松弛蠕变等,提高实验精确度。以1.0mm/min加载速度,向足部加载0-600N的垂直压力,记录各个点的应变值。测试完毕后制作骰骨骨折模型,安装好电阻应变片,在骨折块处布置百分表测量骨折块的垂直位移。重复上述力学测试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对比骰骨骨折前后各个点的应变值变化。完成后以上测试后,A组使用设计的骰骨跨关节接骨板螺钉进行固定;B组使用掌指骨接骨板跨关节固定,X线摄片以确定骨折固定牢靠后,安装电阻应变片及百分表,再次对标本加载600N压力,记录应变值及骨折块垂直位移。通过数据对A、B两组的应变值及骨折块垂直位移进行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设计进行分析。结果:1.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所测得的骰-第五跖骨关节面与第五跖骨干夹角接近整数70°,跟骰关节面与骰-第五跖骨关节面延长线夹角接近整数30°,本设计的骰骨接骨板使用配套的足部皮质骨螺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长度的皮质骨螺钉,接骨板分左右两侧,参照AO骰骨关节内短梯形接骨板的样式并在这一基础上近端向跟骨,远端根据所测的角度方向向第五跖骨延伸,可选择性对接骨板预弯或者裁剪使用。2.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研究在标本顶端加载0-600N的时,外侧柱各个点的应变值逐渐增高,骰骨进行骨折处理后,骨折线两侧的应变值明显增高,b、c两点的骨折前后应变值对比P值均为0,具有统计学意义。骨折固定后,各点的应变值有了变化,b、c两点应变值减少,其他点则无明显变化,A、B两组各个点的应变值无明显差异。骨折线两端骨块垂直位移的检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骰骨跨关节接骨板固定后内外侧骨折块垂直位移均值为0.804mm、0.672mm;而双掌指骨接骨板跨关节固定后内外侧骨折块垂直移位的均值为:1.126mm、1.007mm。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3、0.006均小于0.05,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在骨折块的垂直位移检测上,骰骨跨关节接骨板固定效果优于掌指骨接骨板。结论:1.对跟骰关节面与骰-第五跖骨关节面的夹角及骰-第五跖骨与第五跖骨干夹角影像学及足标本的测量为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2.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可以满足关节内、跨单一关节或者跨双关节的固定。3.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骰骨跨关节接骨板对于影响跟骰、骰跖关节类型的骰骨骨折的固定与双掌指骨跨关节接骨板固定进行对比具有更为稳定的固定效果。
【关键词】:成人 骰骨骨折 跨关节 器械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22.72;R687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主要缩略语及英文索引11-13
- 前言13-15
- 第一章 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15-27
- 引言15-16
- 材料与方法16-21
- 1.资料来源16
- 2.实验器材16
- 3.材质及生产厂家16
- 4.内固定组件16
- 5.测量指标及方法16-18
- 6.统计分析方法18
- 7.测量结果18-19
- 8.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设计与使用方法19-20
- 9.骰骨跨关节接骨板设计结果20-21
- 讨论21-25
- 结论25-27
- 第二章 骰骨跨关节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研究27-43
- 引言27-28
- 材料与方法28-32
- 实验结果32-37
- 讨论37-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7
- 文献综述 骰骨骨折的手术治疗47-57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罗民;赵长福;隋福革;武汉;李树义;马洪顺;;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弯曲与循环实验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9年Z1期
2 李福;隋福革;李树义;赵长福;罗民;武汉;马洪顺;;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的设计与电测应力分析[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9年Z1期
3 李昂,卢旭华;接骨板内固定的研究进展[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0年02期
4 孟祥杰;张秀荣;马洪顺;;接骨板扭转与冲击实验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1年Z1期
5 鲁木,刘立伟,姚毅勇,王杞;桥式系列接骨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9期
6 董旭;李超;;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7 李华军;刘伟良;王勇;许建华;张伟;;肋骨接骨板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5期
8 方铭;孙贤杰;曹铨;石钢;;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2年04期
9 杨立民;郭林新;刘大雄;王桂军;;接骨板加压力测试及其临床意义[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年03期
10 朱振安,裘世静,,戴克戎,陈永强,王友;接骨板诱发局部骨质疏松的细胞机理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昌;李俊昌;李俊达;;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A];玉溪市第五届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方铭;孙贤杰;曹铨;石钢;;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陆江;武强;刘静;朱道仙;贺生中;;犬股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与髓内针内固定的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越;高雪;邢明伟;王冠博;翟承光;郭凤鸣;蔺东启;范宏刚;;内置支撑物治疗犬胫骨骨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肖登波;;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治疗体会[A];2012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胡军;段洪;杨旭铭;张云峰;袁晓峰;尹劲;;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瑞;姜振国;胡德亚;李军;郝跃峰;刘江文;;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A];第四次全国微创骨外科手术暨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何齐芳;朱六龙;;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秦文;龚七一;;锁定接骨板治疗四肢远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袁尚锋;胡伟;雷桂平;熊智;李康贵;邱尔钺;魏振华;;小“T”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R
本文编号:263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6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