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连接酶E6AP敲减及过表达稳转细胞株的构建与鉴定
【部分图文】:
以人胚肾293细胞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的全长E6AP片段大小符合预期值(图1A)。构建好的质粒通过双酶切验证,可看到载体与目的基因条带分开,条带大小与预期一致(图1B),测序结果显示质粒构建成功。2.2 瞬时转染shE6AP质粒至HEK-293细胞
药物筛选维持一个月后,通过比较不同组细胞株中E6AP表达情况,可发现sh E6AP2稳转细胞株对E6AP表达的抑制作用最强(图2D、2E),故以此稳转细胞株进行后续研究。2.4 瞬时转染E6AP过表达质粒至HEK-293细胞
药物筛选维持一个月后,我们挑取6个细胞株通过western实验比较不同细胞株中E6A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3个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增强E6AP表达(图3D、3E),其余3个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E6AP表达量差别不大,我们猜测可能是由于E6AP过表达基因未能成功整合至细胞自身的基因组上,故而未能增强E6AP表达。将筛选成功的3个细胞株扩大培养后,进行后续研究。2.6 E6AP敲减及过表达稳转细胞株对底物Arc的泛素化影响(图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静;朱红霞;王敏哲;苟静;张丽;;VEGF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株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2期
2 张银霞;CTLL细胞株的饲养[J];陕西医学检验;1998年04期
3 ;建国以来我国自建的一些细胞株或系[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3年04期
4 曾晓波;苏先狮;;肝脏再生增强因子cDNA的克隆及稳定细胞株的建立[J];中国基层医药;2007年09期
5 田士强,王任直,李桂林,王欣,张波,姚勇,窦万臣,孔燕国;二型谷氨酸羧肽酶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年03期
6 杨颖;GT_1细胞株在研究GnRH释放机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9年03期
7 朱建民,金宗达;骨髓两种细胞株的成骨、胶原合成和基质钙化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4年02期
8 蒋莉;罗佐杰;邝晓聪;梁杏欢;秦映芬;卢德成;;人肾上腺皮质腺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J];重庆医学;2010年11期
9 马征兵;杨瑛;王珺;李磊;;高迁移率族蛋白A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株中的表达[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年06期
10 马树俊,龙振州,田渭涛,朱吉禹,吕秀风,谢丹;应用国外引进OKT系列细胞株制备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凌晨;人类激酶基因CK1γ1L2和PDIK1L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超群;人类SCDR10B、LHFPL1和CYPJ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特征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陈政;人类尿苷胞苷激酶基因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蒋道军;人肝脏特异表达基因TCP10L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松梅;新型抗肿瘤转移多肽(β肽)的基因工程制备及其生物学效应[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克雄;人体LYC4基因克隆暨LYC4、LYC3、Cdv-1R与生殖关系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胡海燕;人鸟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单抗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8 俞水亮;中国人群PRNP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朊病毒新突变分子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许雪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克隆、修饰及与共激活分子B7-1协同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刘红岩;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中试生产工艺的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奕博;云南鼠疫耶尔森氏菌12mDa质粒的分离、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大理大学;2016年
2 罗声栋;贝氏柯克斯体质粒生物学作用与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年
3 孙博;质粒D-GPEi纯化工艺及质量检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陆家辉;转基因细胞株BaF3/mb15/RAE对IKDC生物学活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3年
5 刘果;细菌间NDM-1质粒的水平传播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6 洪云;实时PCR法检测重组酵母中编码HBsAg质粒的拷贝数[D];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2005年
7 李和权;鼠白介素12质粒对致敏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8 徐芬;人部分细胞株中neuritin表达检测及其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7年
9 崔换弟;人博卡病毒1-4型重组分析及人博卡病毒1型相关质粒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4年
10 于丹军;pcDNA3/hIL-22和pcDNA3/hIL-22-VP1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9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59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