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肠道与肺中ILC2细胞不同免疫反应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16:40
   目的:探讨肠道与肺中固有淋巴细胞2(innate lymphoid cell2,ILC2)的不同免疫反应特性。方法 :使用real-time PCR检测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的表达;EdU方法检测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对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的增殖反应;观察Notch信号抑制剂GSI对肠道和肺中ILC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与肺ILC2细胞相比,肠道ILC2细胞IL-13、IL-17、IFN-γ及IL-25受体IL17RB表达显著升高,而IL-5、IL-33受体IL1RL1显著降低。IL-25能显著提高肠道ILC2体外增殖能力;GSI抑制Notch信号后显著降低IL-25促进肠道ILC2体外增殖能力。结论:肠道与肺中ILC2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依赖于IL-25的肠道ILC2增殖能力受Notch信号影响。
【部分图文】:

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统计学,意义


肠ILC2细胞与肺ILC2细胞相比,IL-13 mRNA(3.47±0.73 vs 0.97±0.17)及IFN-γmRNA(2.45±0.74 vs1.08±0.25)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 mRNA(1.46±0.90)在肠ILC2中高表达而在肺ILC2中不表达,但IL-5 mRNA(0.38±0.12 vs0.98±0.17)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ILC2转录因子GATA3 mRNA表达量升高(1.19±0.23),但与肺ILC2(0.98±0.1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以上结果提示肠和肺中ILC2表达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差异巨大。2.2 IL-25对肠和肺ILC2细胞体外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细胞增殖,统计学,意义,后肠


EdU检测结果显示,肠ILC2在IL-25刺激下,与肺相比,体外增殖提高约8倍(43.50±14.89 vs5.4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A);IL-25刺激后肠ILC2 IL-5 mRNA(3.20±0.91)和IL-13 mRNA(15.88±8.28)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肺ILC2(1.00±0.26)、(0.82±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B)。以上结果提示IL-25可以促进肠ILC2的活化和增殖。2.3 肠和肺ILC2 IL-25受体表达及IL-25对ILC2体内增殖的影响

受体,细胞,统计学,细胞增殖


肠ILC2与肺ILC2细胞相比,IL17RB(IL-25受体)mRNA(85.25±22.16 vs 1.43±0.1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传统ILC2活化IL1RL1(IL-33受体)mRNA(0.02±0.01 vs1.07±0.1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A)。分别用IL-33(500 ng/d)、IL-25(500 ng/d)腹腔注射C57BL/6小鼠3天后,EdU检测结果显示,IL-25刺激后肠内ILC2细胞增殖显著增加,而IL-33刺激后肺中ILC2细胞增殖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B)。以上结果提示肠ILC2高表达IL-25受体IL17RB,而肺ILC2高表达IL-33受体IL1RL1,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IL-25是肠ILC2增殖和活化的刺激剂。2.4 Notch信号对IL-25介导的肠ILC2体外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伟;王保龙;黄琼;周志风;罗鹏;;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在诱导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年01期

2 王楠;;Notch和细胞因子调控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J];生理科学进展;2013年06期

3 马大龙;杨良斌;;细胞因子[J];科学观察;2009年03期

4 张红梅;;浅析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5 余善法;王生;;社会心理因素与细胞因子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年03期

6 徐敏,刘国强,邢健,耿丽,丁慧芳,路希敬;细胞因子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7 ;细胞因子与感染[J];贵州医药;2004年02期

8 周宏,张志刚,李玉斌;睡眠发生与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4期

9 张艳,李海芳,卫朝霞;细胞因子与生殖[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7期

10 王桂琴,袁佳琴;房水与细胞因子[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凤英;细胞因子对垂体人生长激素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机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2 陈刚;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芸芸;小鼠哮喘模型Rac1水平的改变及其与ILC2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D];江苏大学;2016年

2 杨莉平;CCR6、CD83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小鼠COPD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3 滕燕;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miR-146a调控HIV-1复制的效应及机制[D];武汉大学;2018年

4 崔海燕;过氧化氢诱导小鼠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甘建辉;贺斯在体外对健康人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苏全平;噬菌体作为疫苗载体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类型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军;细胞因子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7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2867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0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