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不同疗程热敏灸干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穴位周围结缔组织及脊髓的形态学变化

发布时间:2021-09-04 20:42
  背景:通过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证明针灸"命门"穴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热敏灸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收效甚益,但对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目的:拟从结缔组织及神经系统角度对热敏灸治疗机制进行研究,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探讨热敏灸的最佳治疗时间。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热敏灸4 d组、热敏灸7 d组、热敏灸14 d组,后4组通过双侧卵巢摘除术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予不同时间热敏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取以"命门"穴为中心区附近0.5-1.5 cm内的皮下浅筋膜、脊髓分别进行荧光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热敏灸14 d治疗前后的血清磷、钙离子和碱性磷酸酶浓度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1)荧光染色观察筋膜内纤维形态改变: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排布交错杂乱呈网状排列,而热敏灸4 d组胶原纤维排列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随着热敏灸时间延长至14 d变化逐渐显著,胶原纤维在热敏灸作用下被拉伸牵引,张力增加,总体呈向心性排布,即朝向"命门"穴附近;(2)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改变:热敏灸4 d组大鼠脊髓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热敏灸7 d组前角处神经元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且...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疗程热敏灸干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穴位周围结缔组织及脊髓的形态学变化


热敏灸4,7 d组脊髓前角、后角(苏木精-伊红染色,×400)

筋膜,显微镜,荧光,纤维


脊髓苏木精-伊红染色总体变化不明显,热敏灸4 d组与模型组比较,脊髓无特殊变化,见图2;热敏灸7 d组前角内运动神经元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且体积增大,细胞核居中深染,后角处神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见图2;热敏灸14 d组前角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加显著且体积增大,细胞核较大而圆,核仁明显,神经纤维增粗增长,排列规律,后角处神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且更加致密,见图3。图2 热敏灸4,7 d组脊髓前角、后角(苏木精-伊红染色,×400)

伊红,苏木,前角,脊髓


图2 热敏灸4,7 d组脊髓前角、后角(苏木精-伊红染色,×400)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group(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4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敏灸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压疮的临床研究[J]. 陈丽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3)
[2]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 彭珊,欧阳厚淦,赵志冬,卢文静,彭静,曾荣华,吴慧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1)
[3]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制备与评价[J]. 彭珊,欧阳厚淦,赵志冬,卢文静,高书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10)
[4]热敏灸治疗临床病症的文献分析研究[J]. 谢洪武,刘福水,赵梅梅,周凡媛,陈日新.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9)
[5]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肝肾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J]. 易静,彭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17(05)
[6]《内经》中腧穴二步定位法及其临床应用[J]. 谢丁一,陈日新.  中国针灸. 2014(10)
[7]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大鼠血生化表达的影响[J]. 邹来勇,涂国卿.  光明中医. 2011(11)
[8]热敏灸对骨质疏松大鼠ALP表达的影响[J]. 涂国卿,邹来勇.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9)
[9]热敏点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对患者BMD、S-AKP、U-Ca/Cr的影响[J]. 李丰,何忠锅,涂国卿,孟羽,曹耀兴,黄小平.  中国针灸. 2011(03)
[10]热敏灸的研究概况[J]. 宋云娥,徐放明,陈日新.  江苏中医药. 2010(12)

硕士论文
[1]蛇床子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 鲍君杰.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3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383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