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溃疡性结肠炎进展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31 13:36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进展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取90只健康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A、B、C三组,各30只。A组小鼠采用氧化偶氮甲烷与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化学诱导法建立UC进展结直肠癌小鼠模型,B组以DSS诱导法建立UC小鼠模型,C组常规喂养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组织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小鼠VEGF、bFGF及Ang2表达量及阳性率。分析VEGF、b FGF及Ang2表达量与UC进展结直肠癌的关系。结果三组小鼠组织VEGF、bFGF及Ang2阳性率差异显著(P <0.05),A组小鼠VEGF、bFGF及Ang2阳性率显著高于B、C两组(P <0.05)。B、C两组小鼠VEGF、bFGF及Ang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小鼠VEGF、bFGF及Ang2表达量差异显著(P <0.05),A组VEGF、b F... 

【文章来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25(08)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溃疡性结肠炎进展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00) A:VEGF阳性表达;B:b FGF阳性表达;C:Ang2阳性表达

溃疡性结肠炎进展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观察


三组RT-PCR检测结果注:VEGF:A、B组比较,t=8.9 7 1,P=0.000;A、C组比较,t=15.336,P=0.000;B、C组比较,t=8.128,P=0.000。b FGF:A、B组比较,t=5.999,P=0.000;A、C组比较,t=9.968,P=0.000;B、C组比较,t=5. 6 8 3,P=0.000。Ang2:A、B组比较,t=10.160,P=0.000;A、C组比较,t=17.644,P=0.000;B、C组比较,t=9.308,P=0.000

血管生长因子,直肠癌


图2 三组RT-PCR检测结果注:VEGF:A、B组比较,t=8.9 7 1,P=0.000;A、C组比较,t=15.336,P=0.000;B、C组比较,t=8.128,P=0.000。b FGF:A、B组比较,t=5.999,P=0.000;A、C组比较,t=9.968,P=0.000;B、C组比较,t=5. 6 8 3,P=0.000。Ang2:A、B组比较,t=10.160,P=0.000;A、C组比较,t=17.644,P=0.000;B、C组比较,t=9.308,P=0.000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紧张素(1-7)通过上调自噬水平缓解肝细胞功能障碍[J]. 贺娟,丁见,王馨珂,燕群,赖秋华,李爱民,刘思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02)
[2]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类抗原199及癌胚抗原对结肠癌诊断和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J]. 毛海波,朱国栋,方润娅,李宝秀,方喜生,刘国龙.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3)
[3]硫酸寡糖复合物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J]. 张磊,吴慧丽,肖兴国,李琨琨,张利,张超.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 (06)
[4]沉默STC2对裸鼠结肠癌模型中肝转移瘤形成情况及IL-10和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J]. 龚立刚,王梦萍,刘文俊,李菲,任斌.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03)
[5]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及其预防[J]. 陆诗媛,房静远.  中华内科杂志. 2018 (04)
[6]中国城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筛查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陈宏达,李霓,任建松,石菊芳,张月明,邹霜梅,郑朝旭,张凯,代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03)
[7]髓系抑制性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作用[J]. 吕颖,卢建华,吕卓,段媛媛,刘志权,崔美兰,闫会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27)
[8]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延伸网络护理效果评价[J]. 王梅英,邓丽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01)
[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 曾敏,徐利强,严会志,原野男,伍锅.  现代肿瘤医学. 2016(21)
[10]炎症性肠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 田雨,李俊霞,田原,刘冠伊,王化虹,刘新光.  中国全科医学. 2016(06)



本文编号:3468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468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a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