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胸廓内动脉解剖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09 00:48
  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ITA)是女性乳房主要的血供来源,约占全部血供的60%,也称为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 IMA),主要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的第1段,单独或与其他动脉以共干形式下行进入胸腔。由于ITA在乳腺外科、整形美容外科中应用甚广,现以"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乳腺外科(breast surgery)、乳房重建(breast reconstruction)"等为相关关键词,检索国内外近20年文献,浅析ITA的解剖结构及其与乳房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关注趋势,旨在为专科医师对ITA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供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31(08)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ITA解剖学特征
    1.1 ITA的来源、走行及其穿支结构
    1.2 ITA的变异
2 ITA影像学研究
    2.1 多普勒超声检查
    2.2 CT检查
    2.3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2.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3 美容整形外科手术中ITA的应用
    3.1 乳房重建术
    3.2 巨乳缩小术
    3.3 隆乳术
    3.4 面颈部修复
4 ITA的其他临床应用
5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胸廓内动脉栓塞在胸部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J]. 冯为.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1)
[2]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J]. 刘荫华,朱玮.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11)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游离胸廓内动脉的效果比较[J]. 徐连彬,陈世鑫,杨哲,张勇,梁家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9)
[4]胸廓内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放射治疗女性胸部瘢痕疙瘩[J]. 刘勇,肖海涛,刘晓雪,曹畅,伍俊良,姚兵,陈媛,许学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09)
[5]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观察乳腺癌对胸廓内动脉的影响[J]. 郭秋,罗娅红,何翠菊,于韬.  肿瘤影像学. 2018(02)
[6]应用对侧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高位放射性溃疡[J]. 陈保国,宋慧锋,许明火,高全文,陈帅,王珏,王芳,周忠志,柴家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 (08)
[7]胸廓内动脉参与原发性肝癌供血1例[J]. 韩国华,徐庆会.  肝脏. 2015(11)
[8]256层螺旋CT评价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关系[J]. 陈伟彬,冯莉,宫凤玲,张惠英.  天津医药. 2015(09)
[9]扩张胸三角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J]. 余文林,张斌,李勤,熊杰,彭丽霞,吴艳虹,杨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 (03)
[10]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胸廓内动脉的显示价值[J]. 陈伟彬,冯莉,宫凤玲,张惠英,李盖.  天津医药. 2013(08)

博士论文
[1]乳腺癌全腺体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临床研究[D]. 严文辉.南方医科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77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577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