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鼻唇沟三维解剖学研究及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6 18:35
  目的:探索鼻唇沟外形与面部表情肌之间的关系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此外,本研究拟尝试应用先进的影像学手段,结合合适的计算机三维软件,以无损的方式了解鼻唇沟区域各表情肌的形态、走行及彼此间的三维空间关系,以实现鼻唇沟区域复杂肌肉三维结构的可视化.方法:基于已有的大体解剖学相关资料,以Catia软件的工程设计模块,建立鼻唇沟区域的皮肤-肌肉-颌面骨的三维实体模型.应用Catia软件建立鼻唇沟实体模型后,将该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设置单元类型、赋予材料属性、进行网格划分,最终生成鼻唇沟区域的皮肤-肌肉-颌面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HM格式导入Abaqus软件中,进行力学加载及生物力学分析,以初步探索鼻唇沟外形与面部表情肌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尸头鼻唇沟离体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和Nano-CT扫描,以进一步了解鼻唇沟的三维解剖学特点.应用Mimics软件对获得的鼻唇沟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异同,以无损的方式了解鼻唇沟区域各表情肌的形态、走行及彼此间的三维空间关系,以实现鼻唇沟区域复杂肌肉三维结构的可视化.结果:本研究把有限元分析方法运用到了鼻唇沟肌肉系统的调...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第一部分 鼻唇沟有限元生物力学仿真分析
第二部分 Micro-CT结合碘染色技术在鼻唇沟三维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 Nano-CT结合碘染色技术在鼻唇沟三维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专业词汇对照表
附录二: 学术论文及学术交流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功能性唇裂修复术——从解剖性复位到生物力学仿真[J]. 尹宁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7 (04)
[2]鼻唇沟年轻化的最新进展[J]. 陈翔凌,张余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02)
[3]MicroCT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的研究[J]. 谢俊祥,张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03)
[4]唇鼻部肌肉组态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及临床验证[J]. 尹宁北,吴佳君,陈波,王永前,宋涛,麻恒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5 (05)
[5]矿化医学[J]. 王美青.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10)
[6]应用Mimics测量脊髓容积[J]. 邱锋,马向阳,杨进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11)
[7]Nano CT成像进展[J]. 李光,罗守华,顾宁.  科学通报. 2013(07)
[8]基于Mimics软件计算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内骨水泥体积及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新方法[J]. 江晓兵,黄伟权,庞智晖,周广全,梁德,晋大祥,姚珍松,杨志东,张顺聪,丁金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03)
[9]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研究进展[J]. 刘美辰,马继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9)
[10]女性盆底组织病理状态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宋红芳,王雪影,黄跃,倪成香,雷玲玲,马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05)

博士论文
[1]单侧唇裂鼻畸形的生物力学研究[D]. 董雷.第二军医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口角肌肉三维结构模型的建立[D]. 孙敏.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5
[2]口角轴的基础解剖及其三维立体结构研究[D]. 刘彦杰.大连医科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87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687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