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观视域中的存在性心理治疗的理论预设
发布时间:2022-10-29 21:05
存在心理学认为焦虑具有本体论的特征,是以人的存在本身为根源的。佛教认为"无常"是生命存在意义上最根本的矛盾和荒谬。从"无常"角度看,生命的现象界中并无可独立存在、自在不变的"感受",这与生命在精神不同层次中所界定、固化的"我"之体验构成矛盾,由此成为存在性焦虑的根源。通过对"无常"的禅观,领悟到关于"我"的体验都是各种因缘构成的、刹那生灭,即"无我"(空)、非永恒、自在的实体,从而缓解乃至超越这种存在性的焦虑,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心理治疗意义。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佛教禅观对存在的心理分析
二、存在性意义上的佛教心理病理学
三、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假设
本文编号:369841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佛教禅观对存在的心理分析
二、存在性意义上的佛教心理病理学
三、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假设
本文编号:3698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69841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