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预充大鼠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模型的改进
发布时间:2022-10-29 22:54
目的寻找建立体外循环(ECC)模型的简便安全以及利于术后行为学检测的穿刺方法。方法无菌级雄性成年SD大鼠350~400 g 20只。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右下肢隐动脉穿刺监测血压,右下肢大隐静脉穿刺用于给药及补液,左下肢隐动脉穿刺灌注,经右颈内静脉穿刺引流,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和肛温。转流流量维持在100~120 ml/(kg·min),转流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离子和酸碱紊乱,ECC转流60 min。结果 18只大鼠成活,存活大鼠术后一天均可进行水迷宫训练。结论此种方法的改良对大鼠创伤小,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均可用于术后行为学检测,是研究ECC后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各脏器保护策略的良好的实验模型。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麻醉与术前准备
1.3.2 穿刺置管
1.3.3 ECC
1.3.4 术后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大鼠存活情况
2.2 生命体征与血气分析结果
2.3 大鼠术后1
3 讨 论
3.1 麻醉与插管
3.2 动静脉穿刺置管
3.3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注意事项
3.4 ECC期间的调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血预充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J]. 李健,郭震,路丽明,李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03)
[2]改良穿刺法建立大鼠无血预充非停跳体外循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J]. 段铭杰,孙莹杰,郑翔,李思沁,屈鹏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03)
[3]新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J]. 曾庆东,李勇男,周玉姣,孙燕华,刘铭月,刘刚,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02)
[4]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朱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06)
本文编号:369857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材料与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麻醉与术前准备
1.3.2 穿刺置管
1.3.3 ECC
1.3.4 术后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大鼠存活情况
2.2 生命体征与血气分析结果
2.3 大鼠术后1
3 讨 论
3.1 麻醉与插管
3.2 动静脉穿刺置管
3.3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注意事项
3.4 ECC期间的调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血预充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J]. 李健,郭震,路丽明,李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03)
[2]改良穿刺法建立大鼠无血预充非停跳体外循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J]. 段铭杰,孙莹杰,郑翔,李思沁,屈鹏霞.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03)
[3]新型无血预充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的建立[J]. 曾庆东,李勇男,周玉姣,孙燕华,刘铭月,刘刚,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02)
[4]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朱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06)
本文编号:3698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69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