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硫化铁对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11:57
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对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致敏,并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建立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观察纳米硫化铁对小鼠皮肤损伤的影响,皮肤匀浆培养皮肤损伤菌群数量,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变化;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以探讨纳米硫化铁对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经DNCB处理并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出现红斑、丘疹、水疱、伴有黄色结痂,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纳米硫化铁处理后,皮肤损伤明显改善, EASI评分下降;皮肤匀浆培养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组织病理为模型组表皮可见明显角化不全伴角化过度,棘层明显增厚,棘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纳米硫化铁组表皮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血清炎症指标,与模型组相比,纳米硫化铁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降低(P<0.01),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01)。该研究说明纳米硫化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可改善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皮肤炎症,降低炎症因子IL-10水平,促进IFN-γ表达。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及设备
1.3 试验材料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制备
1.5 试验分组与给药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米硫化铁粒子的表征
2.2 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建立及治疗过程中体征变化
2.3 小鼠皮肤损伤变化
2.4 皮肤损伤活菌量计数
2.5 小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
2.6 小鼠炎症因子的水平测定
3 讨论
本文编号:375615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动物
1.2 主要药品、试剂及设备
1.3 试验材料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制备
1.5 试验分组与给药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米硫化铁粒子的表征
2.2 小鼠感染性湿疹模型建立及治疗过程中体征变化
2.3 小鼠皮肤损伤变化
2.4 皮肤损伤活菌量计数
2.5 小鼠皮肤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
2.6 小鼠炎症因子的水平测定
3 讨论
本文编号:3756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75615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