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CB诱导TRPA1基因敲除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4不同组别小鼠皮炎症状评分和耳部厚度动态变化
经反复接触致敏后,对照组小鼠皮肤表现正常,模型Ⅰ、Ⅱ组小鼠皮肤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红斑、脱屑、结痂等炎症反应。皮损动态评分显示,模型Ⅱ组低于模型Ⅰ组,且有统计学差异(图4A)。小鼠耳部经反复接触致敏后,对照组小鼠耳部肿胀程度没有明显变化,模型Ⅰ、Ⅱ组小鼠耳部肿胀程度逐渐加重,模型....
图5不同组别小鼠背部、耳部皮损组织HE变化(40×)
对照组正常,未见炎症反应,模型Ⅰ、Ⅱ组小鼠背部或耳部皮肤可见角化过度和(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棘细胞部分细胞间水肿、细胞内水肿、真皮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且与模型Ⅰ相比较,模型Ⅱ组棘细胞层的肥厚程度及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轻于模型Ⅰ组,如图5所示。2.2.3肥大细胞....
图6不同组别小鼠对照组与模型组背部皮损肥大细胞染色
经台盼蓝染色后,通过计数平均肥大细胞数目发现,与对照组(3.83±0.75)/视野,模型组Ⅰ组(20.50±1.64)/视野和模型Ⅱ组(11.00±1.55)/视野明显增加真皮肥大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00;t=6.95,P=0.000)(图6A)....
图7qRT-PCR检测不同组别皮肤组织白介素-4、白介素-13、γ干扰素的相对表达
qRT-PCR检测皮肤组织相应炎症因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Ⅰ、Ⅱ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3)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Ⅰ组相比较,模型Ⅱ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
本文编号:3907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390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