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的大脑形态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9 06:08

  本文关键词: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的大脑形态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脑是人最复杂的器官,控制着人的感觉,运动,学习,记忆,情绪和语言等多种认知功能。随着脑影像特别是磁共振脑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形态测量方法已被开发出来,帮助确定人类大脑的宏观变化。基于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对大脑结构从发育,到疾病,再到老化的整个过程的形态变化进行检测。大脑皮层是一个具有多重折叠、十分复杂的结构,大脑皮层沟回形态异常会导致不同种类脑部疾病的发生,因此,通过检测大脑皮层结构形态的变化,可以更深层次的理解各种疾病的机理和模式。最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并且犯罪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这其中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青少年暴力犯罪,同时,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对这个社会现象引起重视,想办法将青少年犯罪率降到最低。在现有的一些对青少年暴力犯的研究中,都是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然而,此种方法提供皮层灰质的混合测量结果,包括皮层厚度、皮层表面积和/或皮层复杂度,没有直接测量样本的实际物理特性,难以对结果做出解释。本文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阐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脑病理学基础,包括灰质体积,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具体来说,我们利用皮质层的某些指标,将男性青少年暴力犯与对照组之间用基于表面的一般线性模型图组进行点对点的比较。因此,将这些独立的因素分离开有助于对暴力行为提供更可靠的神经基础分析。我们利用Freesurfer来检测正常对照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大脑皮层体积差异、计算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基于现有的数据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暴力罪犯,我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男性青少年暴力犯表现出:(1)在左侧缘上回大脑皮层厚度减小;(2)在右侧顶叶皮层和外侧枕叶皮层的皮层表面积减小;(3)在多个脑区皮层体积减小,包括中间额叶、顶叶皮层、外侧枕叶皮层和楔叶。结合这些脑区的功能,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男性青少年暴力犯 体素 形态学分析 灰质体积 皮层厚度 皮层表面积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5;R33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背景及研究现状10-11
  • 1.2 脑与脑科学11
  • 1.3 大脑解剖学知识11-12
  • 1.4 大脑皮层12
  • 1.5 大脑灰质12-13
  • 1.6 大脑白质13
  • 1.7 本文的组织结构13-14
  • 第2章 磁共振成像及图像处理14-21
  • 2.1 磁共振成像技术14-17
  • 2.2 图像的采集17-18
  • 2.3 图像的处理18-21
  • 2.3.1 图像对齐18
  • 2.3.2 空间标准化18-19
  • 2.3.3 不均匀场校正19
  • 2.3.4 组织分割19
  • 2.3.5 曲面重建19
  • 2.3.6 图像的空间平滑19-20
  • 2.3.7 图像后处理20
  • 2.3.8 各种形态学指标简介20-21
  • 第3章 常见大脑皮层的分析方法21-26
  • 3.1 背景介绍21
  • 3.2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21-26
  • 3.2.1 传统的VBM标准流程22-23
  • 3.2.2 VBM的优缺点23-24
  • 3.2.3 优化的VBM方法24-26
  • 第4章 关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大脑灰质体积的研究26-33
  • 4.1 背景介绍26-27
  • 4.2 实验数据和实验方法27-30
  • 4.2.1 实验对象以及数据的获取27-28
  • 4.2.2 实验方法28-29
  • 4.2.3 统计分析29-30
  • 4.3 结果及讨论30-33
  • 第5章 关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大脑皮层厚度的研究33-40
  • 5.1 研究背景33-34
  • 5.2 皮层厚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4-36
  • 5.3 数据及方法36-37
  • 5.3.1 被试资料36
  • 5.3.2 数据处理流程36
  • 5.3.3 统计分析36-37
  • 5.4 结果及讨论37-40
  • 第6章 关于男性青少年暴力犯大脑皮层表面积的研究40-45
  • 6.1 背景40-41
  • 6.2 皮层表面积介绍41-42
  • 6.3 对象和方法42
  • 6.3.1 研究对象42
  • 6.3.2 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42
  • 6.4 研究结果及讨论42-45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7.1 总结45
  • 7.2 展望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4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4-55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云霞;李圆圆;李林;;青少年冲动性暴力犯的情绪调节方式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杨波;刘旭;;两类青少年暴力犯抑制控制功能差异的ERP证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辽兵;陈红;;两类暴力犯共情差异的ERP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肖玉琴;孔安康;杨波;;两类暴力犯注意加工特点的ERP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尹誉;肖迅;崔勇;刘卫丹;曹利华;梁金栋;杨畅;韩月钢;王振杰;;歌曲解析团体心理训练改善暴力犯攻击性及情绪抑制的初探[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谢萍;200例家庭暴力犯罪案的启示[N];法制日报;2001年

2 翟惠敏;6类严重暴力犯罪案大幅下降 1125个县市区实现命案全破[N];法制日报;2004年

3 李建华 陈海发 冀田富;全省法院严惩暴力犯罪保稳定[N];河南日报;2001年

4 谢萍;家庭暴力犯罪案居高不下说明什么?[N];云南政协报;2002年

5 记者 冯芝芬;北京刑事发案下降[N];人民公安报;2001年

6 张正荣;委内瑞拉暴力案件猛增[N];人民公安报;2000年

7 张国斌 本报记者 张永兵;市公安局联系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N];抚顺日报;2006年

8 钟志;我区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效果显著[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尤爱民;创建平安靖江 护航沿江开发[N];泰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徐向东;同心协力维护和谐稳定局面[N];中山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伍秀;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的大脑形态学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辽兵;两类暴力犯共情差异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周红燕;青少年暴力犯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张东明;暴力犯的情绪特征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金龙;男性成年暴力犯犯罪人格结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欢欢;暴力犯危险性评估与其内隐友好倾向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邓洁;暴力犯和非暴力犯共情差异的ERP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男性青少年暴力犯的大脑形态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46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