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
本文关键词:白念珠菌肺部感染动物模型
【摘要】:正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的综合应用及艾滋病的流行,致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外源性真菌乘虚侵入或内源性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而引发感染〔1〕。国内外报道引起感染的真菌种类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其中白念珠菌的感染最多见〔2,3〕。白念珠菌致病具有多变性,包括念珠菌血症、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肺部感染 动物模型
【分类号】:R519.3;R-332
【正文快照】: 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临床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的综合应用及艾滋病的流行,致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外源性真菌乘虚侵入或内源性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而引发感染〔1〕。国内外报道引起感染的真菌种类主要有念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万清;顾菊林;;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2 祁卉卉;金先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3 傅颖媛;丁务高;陈开森;况南珍;曾小平;周智兴;许静;;系统感染白色念珠菌的Balb/c小鼠免疫功能探讨[J];免疫学杂志;2008年01期
4 李丽波;王玉祥;;卡介苗免疫预防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4期
5 周刚;龚勋;瞿星光;张蓉;曾超;张朝晖;;参芪扶正液辅助治疗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3期
6 谢丽璇;刘士远;陈友三;刘锴;薛峰;张建;;兔肺白念珠菌病急性期CT表现分型的初步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2期
7 熊延靖;董群;;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0年08期
8 徐进;周恩旭;曹颖瑛;;白色念珠菌疫苗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年01期
9 汪薇;付萍;;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8期
10 闵洁;王敏;赵健洁;李建蓉;;念珠菌性阴道炎病理变化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2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兴高;;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2 何卫;陈文静;陈宁;赵丽芸;叶振中;;影像学对肺念珠菌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年02期
3 闵光宁;孟灵;朱劲松;潘兴军;王奋刚;曹超国;;乳剂型大蒜素妇炎栓制备工艺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蓝建勋;陈桂婵;邵翠莲;古飞霞;;广东中山地区养鸽场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状况调查[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3年03期
5 周桂桃;;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发展的探究[J];当代医学;2013年15期
6 柴瑞娟;薛正莲;杨超英;丁佳红;王洲;钱森和;魏明;赵世光;孔芳;;本科生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州化工;2013年14期
7 李平;雷冬梅;王晓霞;范艳华;;白血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年13期
8 黄茵;;学生课堂演讲——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J];健康研究;2009年05期
9 袁晶;张蜀平;余开选;李贤英;;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西南军医;2010年02期
10 陈永富;钱国英;汪财生;;编写生物技术专业免疫学教材的一点思考[J];检验医学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晓红;朱玲;;RVVC与阴道免疫[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焦泽龙;重组Sap2蛋白接种对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感染白念珠菌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张迁;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表观遗传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张广丽;消癜汤对儿童过敏性紫癜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及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于欣君;扣囊复膜酵母菌酸性蛋白酶基因在解脂耶罗维亚酵母菌中表达和重组酸性蛋白酶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焦立新;烟曲霉致病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莹莹;热处理肿瘤疫苗联合佐剂CpG-ODN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刘涛;支持向量机方法在T细胞表位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何登明;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表型的免疫因子表达模式及免疫遗传特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流感疫苗脂质体干粉细胞免疫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伍模鑫;中国南方汉族人群TLR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Graves病易感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徐灿;TRAF6在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虎;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5 韦星;长春地区宠物犬皮肤真菌病的调查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飞;凝结芽孢杆菌对VA唑酮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7 侯强;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廖晓容;单用伊曲康唑及联和γ-干扰素对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张庆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0年来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付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6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文,曾庆华,,孙晓霞,安刚,战术,钟国赣,卫永弟,安占元;黄芪皂甙对小鼠T淋巴细胞钙依赖性钾通道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李若瑜,李东明,余进,王爱平,王晓红,万哲,陈伟,涂平,马圣清,朱学骏,王端礼;真菌与真菌病研究近况[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3 杨琼,宋祥福,王桂云;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吴绍熙;真菌病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1期
5 赵文杰;席丽艳;马黎;张军民;李希清;鲁长明;李飞;曾翰翔;;马尔尼菲青霉对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的表达及TNF-α分泌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刘菲;廖秦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机制和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7 沈继川,谢奇峰;真菌DNA免疫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8 吴义,超孙瑾,欧阳建,秦浚川;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1期
9 廖万清;顾菊林;;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但汉雄,刘翠霞,江南;人参二醇甙对实验动物的免疫促进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强;姬军生;吴奎;;Flt3L对COPD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防治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12期
2 蔡兴俊;黄奕江;;急慢性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肺部感染新型动物模型的发展[J];海南医学;2010年03期
3 郭向华;郭润华;宋志军;;大鼠慢性绿脓杆菌生物膜肺部感染模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15期
4 彭U
本文编号:58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58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