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01 13:27

  本文关键词: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 体内 检测技术


【摘要】: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和饲料等,由于多数真菌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人和动物通过饮食可能暴露于不同的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害。本文以人和动物血液、尿液、胆汁、乳汁和粪便中真菌毒素的原形及其代谢物作为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通过测定其含量来评价人和动物暴露于真菌毒素的频率和水平。本文归纳体内常见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分析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性,并综述体内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关键词】真菌毒素生物标记物 体内 检测技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173539):甘草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累积与转移规律及对其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研究,负责人:杨美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4072):基于可调控量子点标记适配子的中药材上真菌毒素多元高通量分析体系构建,负责人:杨美华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150):中药资源学,负责人:陈士林
【分类号】:R379
【正文快照】: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真菌(Fungi)尤为霉菌(Mold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约300多种,广泛污染食品、农作物和饲料等。真菌毒素一般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表现出致癌性、致畸性、遗传毒性、细胞毒性,以及肝中毒、肾损害、生殖紊乱和免疫抑制等[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菲;冯晓声;张乃生;周昌芳;冯晓群;;T-2毒素及其对关节软骨和心肌毒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2期

2 邓友田;袁慧;;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2期

3 赵飞;焦彦朝;连宾;刘晶;;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陈丽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6年02期

5 丁平;侯亚莉;王永红;朱英才;;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与防治[J];中国饲料;2010年17期

6 闫磊;李卓;张燕;;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放射免疫法检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7 郑翠梅;张艳;王松雪;谢刚;张广民;;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同时测定粮食中13种真菌毒素[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4期

8 陆培新,张启南,韦耀鹏,黄启生;慢乙肝患者血、尿中黄曲霉毒素配对检测[J];天津医药;1996年11期

9 霍星华;赵宝玉;万学攀;郭玺;王建军;;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李凤琴,计融;赭曲霉毒素A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潘治利;杨君丽;艾志录;;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2 黄飚;时瑾;朱岚;谢敏浩;;赭曲霉毒素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其考核[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年03期

3 赵建华;邹杨;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毒害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8年08期

4 王敏辉;李吕木;丁小玲;;T-2毒素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1年01期

5 李群伟,王绍萍,鲍文生;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年01期

6 惠洋;王绍萍;孙树秋;;一种合成CIT毒素的新方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年02期

7 陈洁;王铜;刘明法;李少臣;裴俊瑞;张立君;刘阳;周令望;于维汉;梯保雄;;克山病病区粮食和酱块对鸡骨关节和心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年03期

8 侯海峰;李群伟;李晓梅;;温度和湿度对黄绿青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2期

9 龙淼;李鹏;朱连勤;王哲;;微生物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及其机制[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11期

10 徐新慧;晏猛;符锋;贺秀媛;周华东;张君涛;李小佳;邓立新;王建华;;郑州某粮库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飞;刘阳;邢福国;;制粉及面筋加工工艺去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曾庆孝;朱志伟;韩光赫;;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淑贞;邹杨;;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文达;吴聪;张海彬;;真菌毒素的危害与多残留检测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追;基于单域重链抗体的天然噬菌体文库的构建及抗DON适配体的淘选[D];南昌大学;2010年

2 贺绍君;T-2毒素对鸡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毒害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樊彦红;黄曲霉毒素B_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锦鲤及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毒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希春;农产品中两种真菌毒素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道宏;黄曲霉毒素杂交瘤细胞株的选育及免疫层析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曾红燕;环境雌激素的色谱测定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焦杨;Wnt通路相关基因在AFB1诱导大鼠肝癌及人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黄飚;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_1的超微量免疫分析[D];江南大学;2006年

9 马良;黄曲霉毒素B_1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叶新平;乙醇相关氧化应激在广西原发性肝癌发病及经皮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反应性中的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笑;MSPD-UPLC-MS/MS法检测蔬菜中苯甲酰脲类和双酰肼类农药[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小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致小鼠骨骼畸形模型建立及差异蛋白的筛选[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王鑫灵;四川省壤塘县部分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蔡燕;新型离子液体电化学性能及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杨琳;粮谷中的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和赭曲霉毒素A联合检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邹程焓;肉与肉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检测及降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娜;基于HTS-ELISA的抗黄曲霉毒素M_1单克隆抗体制备新方法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8 何晓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影响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表达的时间效应[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吴莎;赭曲霉毒素A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食管黏膜上皮细胞(Het-1A)DNA和染色体损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迟蕾;玉米中赭曲霉毒素A辐照降解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前青;刁治民;张程;徐广;王坚;曾智科;;镰刀菌及其毒素[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2 彭双清,遇秀玲,汪宝珍,杨怡,郑振峰,杨进生;镰刀菌毒素对软骨细胞的损伤及硒的保护作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3年05期

3 莫东旭;T—2毒素、MON和硒对中国小型猪罹患骨软骨病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6年03期

4 李群伟,王绍萍,鲍文生;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年01期

5 李群伟;侯海峰;李亚鲁;韩纪举;王欣农;李晓梅;;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致家兔多脏器损伤的实验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年01期

6 赵宝玉,曹光荣;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1997年02期

7 郑晶,黄晓蓉,林杰,陈健,郑俊超;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快速筛检烤鳗中四环素族药物残留[J];福建水产;2005年03期

8 胡小刚;李攻科;;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6年07期

9 应永飞;朱聪英;韦敏珏;陈慧华;屈健;陆春波;林仙军;罗成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14种霉菌毒素及其类似物[J];分析化学;2010年12期

10 杨静;哈益明;王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_1[J];分析试验室;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雪辉;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及模式识别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蕾;中药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岚;熊浩山;彭莉;王海波;;以16S rRNA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2008年15期

2 孙娟;;西加毒素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J];生物学杂志;2011年04期

3 金玉怀;金士香;王永祥;王玉坤;顾葆良;;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狂犬病毒的研究[J];中国病毒学;1993年01期

4 宋勇涛;王勇;刘勤;王露露;刘昌峨;魏泓;;FQ-PCR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11期

5 杨芳;路国华;刘利兵;刘芳娥;曲萍;;影响MTT比色试验的关键环节[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李影;钱爱东;;病原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汪维鹏;倪坤仪;周国华;;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6年01期

8 刘业兵;张万林;;猪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11期

9 李克勇;肖武生;常秀丽;吴庆;;基于PCR技术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年05期

10 张宇;张勇;杨长成;王振宁;;microRNA表达检测技术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宁;陈执中;;生物传感芯片及检测技术研究应用进展[A];2006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慧煜;韩雪清;林祥梅;吴绍强;贾广乐;梅琳;杨泽晓;;禽流感病毒H5亚型正向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张普敦;任吉存;;用荧光关联谱单分子检测系统研究DNA分子[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邢达;;利用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转基因物种检测技术[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兵;程树培;赵大勇;贾海鹰;张徐祥;孙石磊;张宴;;IKPF工程菌株Fhhh功能蛋白质组检测技术[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谢玲;项晓琼;胡迎春;范宝星;霍艳英;李邦印;段瑞峰;张开泰;吴德昌;;细胞定位与信号通路检测技术在hrnt-1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尹惠琼;刘松婷;史利军;杨姝;章金刚;;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张岭岭;王金凤;孙继国;袁万哲;王娇;赵泽坤;;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郭崇志;;微孔板检测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的应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震;;全柱成像检测的发展及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激光生命科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邢达;生物光子检测技术展望[N];光明日报;2001年

2 通讯员朱恒顺记者王建高;青岛科大植物病毒血清学检测技术国际领先[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  何屹;英发明DNA标记胚胎检测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4 记者应庆;新HLA基因分型芯片检测系统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邵滢;破解生命密码 造福民众健康[N];开封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聂翠蓉;清清楚楚看自己[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禾;转基因产品检测:从国内空白到国际一流[N];科技日报;2008年

8 王迪;FluChip速擒禽流感毒株[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耿学鹏;基因检测:改变宿命,,还是设计人类?[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我国纳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兴泉;福建马铃薯病毒的分子鉴定与检测技术[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2 陈国福;几种赤潮微藻的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3 张云松;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周涛;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基因变异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刘光明;农作物和植物源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张立营;蓝舌病病毒生物条形码及荧光定量型生物条形码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潘良文;主要商业化转基因产品标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张德勇;基于IBV重组表达蛋白的抗体检测技术及基因免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吴清平;抗干扰微生物数量快速测定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10 徐国雄;悬浮式生物芯片的测试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浩;病原细菌耐药性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鲁韦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思;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PCR与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朱晓光;主要虫媒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王恒波;转基因生物产品PCR检测体系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韩放;转基因生物选择标记基因与对照基因及检测技术初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于艳波;农业转基因生物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8 敖军平;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性的噬菌体检测技术与耐药基因突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创;近红外血糖无创检测校正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莉萍;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及广西分离株PB2基因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04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604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