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HCV多表位抗原基因pcxz的三串联表达及其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0:26

  本文关键词:HCV多表位抗原基因pcxz的三串联表达及其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HCV PCXZ 免疫应答 CTL效应


【摘要】:在本实验室之前合成的多表位抗原基因pcxz的基础上,将之3次串联重复构建了3pcxz,以重组表达的3PCXZ作为抗原,HCV病人血清为检测抗体,作West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3PCXZ抗原能被HCV阳性血清特异识别,而同正常人的血清无反应.通过对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进行检测,发现合成的多表位抗原3PCXZ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IgG抗体滴度为5.8×105;IgG亚型分析发现,这一免疫反应主要是基于TH2方式,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亦能激活特异的CD4+T辅助细胞CTL效应,最高溶解率达到40.54%,在1×106脾淋巴细胞中最多可以产生(698±229)个分泌INF-γ的CD4+T细胞.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HCV PCXZ 免疫应答 CTL效应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资助项目(2006AAD2A228)
【分类号】:R392.11
【正文快照】: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epatitis B virus S gene enhances immune responses of a multiple-epitope DNA construc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mice[J];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05年01期

2 苏海;滨程云;;丙型肝炎疫苗研究现状与策略[J];传染病信息;2005年03期

3 王子来,陈丽珊,李琦涵,陈肖楚,程帆,任大明;HCV多表位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其在小鼠中诱导的抗体应答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刘荷中;基于E2糖蛋白的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2年02期

5 廖小玲,戚中田;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5年S1期

6 丁桂凤;慢性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7 张柯;阮力;谭文杰;;抗HCV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03期

8 秦山;赵连三;;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3期

9 龚育平;高军;赵平;秦照玲;杨苗;戚中田;;丙型肝炎病毒复合高变区1模拟表位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J];Virologica Sinica;2006年01期

10 张申英,张欣欣,金根娣,仇德琪,陆志檬;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初步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媛;高变区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诱生交叉中和抗体[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刘晶;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2年

3 王宏卫;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欣欣;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高反应性多肽筛选、表达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赵平;SARS-CoV结构蛋白的抗原性鉴定、DNA免疫与RNA干扰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韦三华;HCV多表位基因重组BCG活疫苗的构建及在小鼠体内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陈丽珊;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pcx3的构建、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苏海滨;HCV HVR1新型T细胞表位诱导免疫应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9 丁惠;小干扰RNA在抗HCV感染中的应用及HCV包膜蛋白E2诱导小鼠抗体应答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任艳丽;HCV E2蛋白促进B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机制及E2蛋白突变体免疫原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芳;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合成肽抗原性的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2 陶明亮;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p7TP3剪切体1反式激活基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彭佳蓓;香菇多糖联合丙肝核酸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祁淑红;Al(OH)3和CpG ODN免疫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PCX3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得举,赵奎(钅见);输出人体组织卫生检疫方法的探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4年S5期

2 黎海舰;196例乙、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1995年03期

3 何丽容,谭肖鹂,雷穗妮,刘茂珍;非何杰金淋巴瘤复合感染HIV和HCV一例[J];癌症;1998年03期

4 武洁,孙秀芳,孙健;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1998年01期

5 代敏,石宇,张建营,周元方,张梅喜,何钟;HBV、HCV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研究[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8年02期

6 朱玉琨,刘芳,唐红,王德芳,周伦和,段健;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1998年05期

7 王志明,郭素萍,陈伟华,谭复明,李明山;HCV感染的受血者及其供血者血清病毒定量检测研究[J];华北国防医药;1999年01期

8 刘淑贞,傅继华,崔怡辉,庄辉,刘传新,石长胜,苏生利;山东省部分地区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分型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6期

9 张评,任爱民,朱家明,马国栋;对献血者检测ALT意义的初步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03期

10 张志祥,诸兰芳,程琳霞,沙丽君;海洛因依赖者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附300例[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成;朱一蓓;;B7-H3分子上调性表达在CD40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祁振强;胡广大;杨照华;张福恩;;一种基于免疫反馈原理的新型控制算法[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袁仕善;吴少庭;张仁利;高世同;黄达娜;余新炳;;重组弓形虫GRA8的表达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4 黎皓;陈雪华;柯山;刘炳亚;叶正宝;朱正纲;;“逆抗原”策略增强树突状细胞递呈MAGE-3诱导抗胃癌免疫应答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赵骥;郑敏;陈红光;吴基良;;大蒜多糖C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韩焕兴;;DC细胞与抗肿瘤治疗[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7 刘涛;郑伟明;吴哲褒;苏志鹏;;CD14与星形细胞瘤的免疫应答[A];2006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郑学礼;;蚊的自然免疫应答[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茹;;中国无偿献血人群HCV的部分基因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报道[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10 方希修;乐国伟;王冬梅;施用辉;刘建文;;减毒沙门菌承载的质粒DNA在小鼠体内的组织代谢与免疫应答[A];2009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玲;免疫辨证指导乙肝治疗[N];健康报;2005年

2 陈操 赵玉军;操纵“主犯”:变异毒株及其“特异”功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3 杨金志;我国科学家发现抑制败血症休克的新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余志平;抗RSV感染研究聚焦免疫应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记者  吕贤如 范又;我国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研究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N];光明日报;2006年

6 钱铮;抑制性T细胞抑制免疫应答的机制被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朱立平;治疗关键:修复和重建抗乙肝病毒免疫[N];健康报;2005年

8 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兽医站 王永存;浅谈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②[N];河北农民报;2006年

9 记者 项铮;流感大流行疫苗研制获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章惠;HCV蛋白酶抑制剂 BI201335有强效抗病毒活性[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姝;牛免疫缺陷病毒介导细胞膜融合机制研究及基于减毒重组痘苗病毒载体的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2 康辉;中国HCV/HIV感染与CCR5、CXCR3、CD25、CD81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鄢然;1b型HCV研究模型的建立及蝎源抗菌肽抑制HCV感染的初步探讨[D];武汉大学;2010年

4 林莉;miR-145促进天然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0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s,

本文编号:606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606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