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
【摘要】:目的探讨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与粒细胞结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AP-SSL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THP-1细胞表面CD162(PSGL-1)的表达,及TAP-SSL5对小鼠抗人CD162单抗KPL-1与THP-1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以20μmol/L ADP激活人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仪、瑞氏-姬姆萨染色检测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人中性粒细胞的结合情况,并研究TAP-SSL5的干预作用。结果 TAP-SSL5浓度在30 mg/L或以下时对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P-SSL5(终浓度10 mg/L)能显著抑制KPL-1与THP-1细胞的结合;20μmol/L ADP激活的血小板与THP-1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的结合率分别为(31.3±8.4)%和(35.6±5.9)%;细胞经10 mg/L TAP-SSL5预先处理后,其结合率分别降至(13.4±6.7)%和(10.4±6.4)%(P0.01)。瑞氏-姬姆萨染色的结果表明,TAP-SSL5和SSL5均可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结合(P0.05)。结论 TAP-SSL5可通过与PSGL-1的结合,而直接抑制激活的血小板与粒细胞的结合。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介入心脏病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 蜱抗凝血肽 融合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9AA02Z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059)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013ZX09103003-001)~~
【分类号】:R331.143
【正文快照】: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广泛存在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PSGL-1可与激活的内皮或血小板表面的P-/E-选择素结合,导致粒细胞在内皮或血小板表面的黏附,进而激活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小龙;胡厚源;李敏;黄德兴;梁华;;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程彦;房兆飞;曲小龙;胡厚源;宋治远;龚丽莎;张静;;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峰;;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年08期
2 梁华;曲小龙;胡厚源;宋治远;程彦;张静;;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抑制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程彦;房兆飞;曲小龙;胡厚源;宋治远;龚丽莎;张静;;融合蛋白TAP-SSL5对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王美玲;;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2期
5 房兆飞;龚丽莎;胡厚源;李前伟;曲小龙;程彦;宋治远;张静;;~(125)I标记融合蛋白TAP-SSL5在健康大耳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21期
6 张霞;曹勇军;王引明;刘春风;陶峥;;参芎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7 申卫东;;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血栓研究进展[J];内科;2011年04期
8 王姝;;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6期
9 李武;谢小兵;;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2期
10 宫鑫;张干;苗青;周媛;孙静;;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曲小龙;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的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方蕾;丹酚酸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李瑞霞;口服降纤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解玲玲;纤维蛋白原在重度劲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不同类型脑梗死中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程彦;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曲小龙;胡厚源;李敏;黄德兴;梁华;;抗炎、抗凝双效融合蛋白TAP-SSL5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梁华;曲小龙;胡厚源;宋治远;程彦;张静;;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抑制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血液学和免疫学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5年03期
2 薛爱群;张宏;马大龙;;GM-CSF/IL-3融合蛋白的研究开发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8年01期
3 梁华;曲小龙;胡厚源;宋治远;程彦;张静;;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样蛋白-5抑制人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黏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黄细莲,陈方平,杜建伟,彭敏源,付斌,解勤之,贺石林;血小板相关组织因子及其意义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年09期
5 许晓光,刘雪松,朱勇,宋朝君,金伯泉;抗CD30L/CD15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6期
6 叶志义;全学军;;炎症反应中选择素粘附分子与配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10期
7 钱琨;金文杰;邵红霞;秦爱建;;IgA受体FcαRI与CLK1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朱江;刘友生;段光杰;;包含CDR1在内的小鼠TREM-1分子保守区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J];中国药业;2008年09期
9 张宪有;;溶酶体与炎症[J];黑龙江医药科学;1989年04期
10 董明;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原决定簇在白喉病毒融合蛋白中的表达[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凯;金伯泉;冯琦;朱勇;杨琨;刘雪松;张建平;;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PTA1配体的初步鉴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小芳;马道新;孙建芝;侯明;;小鼠GPIbα (CD42b) 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煜;巴图;;ATP对中性粒细胞H_2O_2产生双重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杨素荣;姚明辉;;细胞因子GM-CSF、IL-3和GM-CSF/IL-3融合蛋白对辐射致Tf-1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李芳芳;;重症肌无力单链抗体融合蛋白的酵母菌表达及特异性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任安;刘利;梁英民;;抗PTD-bcr/ab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段德义;杨慧;徐群渊;刘玉军;张进禄;;GST-GDN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梁慧芳;黄丽霞;朱建华;杨林;张述;李清芬;李卓娅;;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封闭肽-Fc融合蛋白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万兵;张利宁;李长菲;刘星霞;马春红;宋静;曹英林;孙汶生;;分泌型人4-1BB-hIgG1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龙彩虹;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林绮萍;;弓形虫SAG2/GST融合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条件的研究与纯化[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坤;人体血液防线之四[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唐逸;王平:找到了炎症的新机制[N];北京科技报;2011年
3 张中桥;中性粒细胞引起皮瓣损伤的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记者 钱铮;日本用人类iPS细胞首次制成血小板[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通讯员 沈季 记者 张兆军;抗肿瘤融合蛋白进入临床试验[N];科技日报;2005年
6 胡德良 编译;复杂凝血过程可简单模拟[N];健康报;2007年
7 北京协和医院 主管检验技师 张时民;白细胞是如何分类的[N];家庭医生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珂;了解我们的体内“卫士”——免疫系统[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9 程玉芳 徐江平;以CAMs为靶点研制抗炎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张中桥;地塞米松保护移植皮瓣机理揭晓[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燕;人BAFF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D];苏州大学;2005年
2 张怀;人Hepcid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石炳兴;靶向溶栓抗凝双功能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在血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4 刘荣;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庄然;CD226及其配体CD112/CD155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徐竹蔚;CD226分子与肿瘤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张新海;小鼠PTA1/CD226分子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布和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房磊臣;SP17-EPPIN融合蛋白避孕疫苗的构建及其避孕效应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海波;m_4AchR-Gilα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聂凌虎;一组导向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振娜;Tat融合蛋白制备和初步长期毒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陈U,
本文编号:696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69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