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疾病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疾病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对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监测及防控措施的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是疾病代谢组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步骤。它利用提取的样品数据,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对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依据。本文就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分析软件在疾病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关键词】: 疾病研究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软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02207,81172668)
【分类号】:R341
【正文快照】: 代谢组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对生物体因病理生理或基因改变等刺激产生的动态多参数代谢应答的定量测定[1]。正常情况下,生物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当生物体处于疾病状态时,机体对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代谢组学研究可以根据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能福;陈邦考;;主成分分析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丁春;盛周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南淝河水质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3 李兵;陈国华;杨涤尘;朱宁;;食品安全体系的抽样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4 陈碧珊;潘安定;李冰;;有序聚类方法在沉积物粒度分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5 赵晖;温学飞;赫晓辉;王政峰;安钰;;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唐君;;我国31个省区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排序和聚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7 庞发虎;杜瑞卿;王永勤;;优化野生黄蔷薇不定芽的分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珊丹;刘艳萍;邢恩德;刘铁军;母吉君;;影响草原生态环境容量主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9 杜瑞卿;杨建伟;;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2期
10 胡煜;;偏最小二乘方法和二次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基因芯片数据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晖;温学飞;赫晓辉;王政峰;安钰;;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农村信息化的发展[A];2011全国灌区信息化建设与防渗抗冻胀新技术应用专刊[C];2011年
2 黎晖晖;刘云波;韩婷;郭甲子;;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3 李桂华;胡进;李小翠;;消费者关爱对寿险购买意向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孟凡香;徐淑琴;刘东;;三江平原水稻生育期蒸发量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寿增;黎智;李小明;刘毅;;柳州市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6 王慧;王银;;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应用[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颖;王振会;肖稳安;曾庆锋;杨天琦;;基于FFT的大气电场频谱分析及雷暴预报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8 陈皓锐;高占义;黄介生;王少丽;;运东平原区潜水位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关系分析[A];Collection of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2009年
9 牛惠芳;;回归分析与课堂评价模型中指标的选择[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斯日古楞;张瑞;;内蒙古各盟市经济和教育情况的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宁;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及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娜;基于云参数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土壤湿度同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春洋;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亚刚;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故障元件定位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王飞;入侵检测分类器设计及其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顺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电站运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罗环敏;基于极化干涉SAR的森林结构信息提取模型与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郭建校;改进的高维非线性PLS回归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曹玉苹;基于状态估计的石化过程故障诊断与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孙扬;多变元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薛明亮;人脸识别的加权模糊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昆;基于逐步判别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莎;基于小样本的农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熊超;基于潜在语义对偶空间的跨语言文本分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丰云秀;主成分分析方法在白车身焊装误差监控方面的应用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7 薛婷婷;塔式起重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祖金锋;Internet用户访问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园园;偏最小二乘回归与判别分析在科技人员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D];潍坊医学院;2009年
10 张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树业;段樱;李娴;;代谢组学的进展及肝脏代谢组学[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年03期
2 吴公平;王蓉蓉;田洪;刘东波;胡瑕;欧阳杰湖;陈子渊;;过敏反应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3期
3 王宇平;郭长江;杨继军;韦京豫;张琪;颜贤忠;;急性低氧暴露小鼠外周血代谢组变化分析[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4 岳秀飞;史晓伟;;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5 张敏;钱善军;;代谢组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徐龙宪,王松;白介素-8与临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10期
7 施钰琳;王小琴;;代谢组学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20期
8 熊萍;肖丽英;李继遥;;细菌和真菌的代谢组学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S1期
9 苑福升;刘健;高琦;朱本清;王海涛;闫鹏;杨小玉;;联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规律[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12期
10 许彬;王海龙;魏开华;张学敏;杨松成;;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其在几类重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宁;周文霞;张永祥;颜贤忠;张齐;;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体液代谢组学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司端运;刘昌孝;;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A];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3 赵立波;刘恩溢;刘一;李玉珍;;基于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杂交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建立[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4 许国旺;;代谢组学研究的新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福山;白岚;;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谢组学[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6 孙璐璐;李金宝;邓小明;;大鼠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脓毒症模型的构建及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利民;叶央芳;安艳捧;田园;王玉兰;唐惠儒;;大鼠对黄曲霉毒素B1暴露应答的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孙伟;;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建立及其在尿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C];2009年
9 林[?钊;印大中;;能量代谢与人类生理性衰老过程[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徐雯欣;安艳捧;王玉兰;唐惠儒;;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各脏器的代谢组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书权;基因芯片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罗刚;基因敲除助推重大疾病研究[N];健康报;2005年
3 中科院院士、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主任强伯勤;与临床结合更紧是趋势[N];健康报;2006年
4 孙国根;闻玉梅院士解读“人体细菌群落分布图”[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 冯颖;人类对于肠道微生态的认识步入新境界(上)[N];中国食品报;2010年
6 美信;老鼠脑内长人脑细胞[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莉;疾病及药物干预的代谢组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夏建飞;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韩莉妲;基于GC/MS技术的脂肪酸代谢轮廓谱方法和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江芝婷;代谢组学在疾病预测诊断以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廖文婷;基于生物质谱技术的HIV-1 Tat蛋白生物活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于雁灵;比较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文渊;基于抑郁模型代谢组学探索抑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8 郑晓皎;肠道菌—宿主代谢物组的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周江睿;神经肽Y对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和小分子炎症介质的调节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易萍;无菌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璇;代谢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吴胜明;基于GC/TOF-MS小鼠血浆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江春迎;基于核磁共振的定量代谢组学对金黄地鼠脂代谢紊乱模型的跟踪研究及调血脂药物药效学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李文娟;博尔纳病病毒感染人少突胶质细胞的代谢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吕洁;钆生物效应代谢组学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王泳钦;束缚应激致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09年
7 张磊;F蛋白诱导原位肝移植大鼠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陈璐;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影响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代谢组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9 张金娜;肠道微生物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董玲玲;生物被膜型白念珠菌代谢物分析及代谢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8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86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