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9-24 19:39

  本文关键词: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夹闭 模型 大鼠


【摘要】:目的: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SAP-LI)的动物模型.方法:将SPF级健康♂SD大鼠2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模型组,每组70只.再分别将每个分组中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7个分组,包括0、6、12、18、24、36、48h组,每组10只大鼠.SAP-LI模型组用16cm弯止血钳夹闭胰头2h后松开.假手术组于相应各时间点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10次后放回其解剖位置.正常对照组除麻醉3h外不做任何处理.在造模完成后,分别于相应各时间点采集血液、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胰腺组织标本.行血淀粉酶、总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行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检测,行肺组织、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造模大鼠均存活.SAP-LI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12h(5052.1U/L±114.9U/L,P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12h(75.2%±5.8%,P0.05)达到峰值,大鼠肺灌洗液蛋白与血清蛋白比值36h(0.009021±0.000107,P0.01)达到高峰;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36h(1.2001±0.0443,P0.01)达到最小值.SAP-LI模型组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造模后随时间进程胰腺炎呈加重表现,肺组织损伤36h最重.SAP-LI模型组血清淀粉酶与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肺湿干质量比均呈正相关(r=0.794,P0.01;r=0.365,P=0.00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肺湿干质量比呈正相关(r=0.356,P=0.003).肺湿干质量比、肺灌洗液蛋白与血清蛋白比值呈负相关(r=-0.717,P0.01).胰腺病理学评分与肺脏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934,P0.01).结论: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肺损伤动物模型,36h为肺损伤最严重的时间点,也是我们建模的最佳时间点.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肝胆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夹闭 模型 大鼠
【基金】:中国博士后第48批基金资助项目,No.20100481517~~
【分类号】:R576;R-332
【正文快照】: 0引言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severe acute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SAP-L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外损伤中严重的并发症.SAP-LI的发生率高达60%-70%[1],其中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占20%,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丽彬,唐承薇,谢咏梅,黄茂涛,李良平,赵聪,史维,岳光平;成都地区3073例急性胰腺炎致病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2 雷文章,韦靖江,沈文律,金立人;实验性坏死性胰腺炎多器官损害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5年03期

3 于嘉屏,金家文,许绍辉,王爱华;小鼠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及其同工酶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4 黄楙祝;韦四喜;;血清总淀粉酶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及存在问题[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梅,冯先琼,黎贵湘,程桂兰;急性胰腺炎中药灌肠肛管插入长度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4期

2 程国祚,张建新,李龙,瞿建国,王旭青;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肾损害与肾微循环的动态变化[J];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3 董瑞,王自法,吕毅,马庆久;早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4 夏庆,杨晓楠,龚旭,蒋俊明,胡伟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5 邱燕军,张启瑜;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和进展[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6 张建全,卢德成,赵晓琴;急性胰腺炎并肾损害59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7 覃艺中;急性胰腺炎并肾损害28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0年01期

8 吴慧丽;;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10期

9 张刚,张肇达,刘续宝,严律南,胡伟明,田伯乐,刘戟!移植免疫实验室;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肺内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夏庆,龚旭,蒋俊明,陈光远,黄宗文;大承气汤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志坚;张阳德;郑翼德;张洋;赵梓屹;;内镜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的探讨[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5年

2 李磊;王兴鹏;吴恺;;氧化磷脂对内毒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A];第一届亚太急危重症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李东华;刘洪斌;薛小平;杨秀竹;崔乃强;;粉防己碱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治疗机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洪斌;崔乃强;李东华;王倩;;磷脂酶A_2与NF-κB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交流大会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5 刘四清;曹立瀛;李勇;王保强;王东;邝刚;赵群;郭振武;;胆胰和胃冲剂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A];津冀普通外科新进展高级研讨班讲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威;细胞粘附分子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损伤中的表达及皮质醇对其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左伟;核因子—κB活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3 程石;肺泡巨噬细胞活化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金婧;LPS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和NF-κB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杨丽丽;实验性高碳酸血症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赵建;全氟异丁烯吸入性肺损伤的防治药物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7 刘洪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殷保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以及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的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9 胡薛英;新型鸭肝炎病毒致病特性及感染鸭肝胰细胞凋亡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董文珠;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与胰腺组织重建中的作用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平;大鼠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相关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2 金畅;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艾亮;术中HIFU对正常胰腺损伤及其转归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4 周五一;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表达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5 聂磊;选择性消化道去污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细菌移位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肺内ICAM-1mRNA的表达及胰炎合剂干预试验[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7 熊进文;中药三七总甙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8 张玉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及谷胱甘肽治疗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4年

9 许永春;趋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早期作用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马木提江;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临床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炳权,刘茂贤,闻勤生,赖大年;急性胰腺炎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2 于嘉屏,许绍辉,王爱华,顾军,,宓庆梅;自制选择性淀粉酶抑制物及在淀粉酶同工酶测定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2期

3 花嵘,李玺,龙建军,董红燕,李德本,刘军权;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改变的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8期

4 闻平;酶测定在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01年02期

5 金军英,霍平,曹凤宇,宋志强;联合检测淀粉酶、脂肪酶诊断急性胰腺炎[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建志;方驰华;范应方;黄燕鹏;胡海北;;一种效果确切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8期

2 张玮玮;杨运萍;郭永清;;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J];山西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3 李祝;方芳;冉迎春;敖晓晓;姚兰;许峰;;不同体积分数氧对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状态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全裕凤;郑明慈;;早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标准化操作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莉;周晓红;范亚敏;凌亦凌;;硫化氢对脂多糖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阚海东;宋伟民;蒋蓉芳;;室内常见气传真菌对动物肺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门秀丽;张连元;孙树勋;;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病理形态学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申丽;罗自强;汉建忠;张长青;;谷氨酸的肺损伤作用及人参皂甙Rg1的保护效应[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吴成云;徐正坸;戴元荣;王万铁;方周溪;;左旋硝基精氨酸对肺缺血预处理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傅祖红;刘志遐;;N-乙酰半胱氨酸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治疗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朱义用;景炳文;娄永华;;大鼠腹腔感染致早期肺损伤的模型制备及机理探讨[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花少栋;杜江;王斌;洪小杨;封志纯;;新生兔机械通气肺损伤肺超微结构的改变[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何家庆;蹇华胜;蒋耀光;王如文;吴秋平;;单侧胸部撞击致家兔对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守明;刘志勇;;两种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比较[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佶祺;供肝热缺血时间延长可致肺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琳琳;干细胞有望修复肺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娥;SARS病原体鉴定、动物模型建立及灭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病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李杨;TGFβ_1在放射性肺损伤中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房明丽;寡聚脱氧核苷酸能减轻流感病毒诱导的小鼠急性炎性肺损伤[D];吉林大学;2011年

4 罗怀安;胰腺缺血再灌注诱导大鼠肺损伤的机理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少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未成熟肺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Wnt7b/β-catenin信号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杨永杰;IL-18在肠缺血—再灌流致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以及小鼠新型IL-18分子的克隆、表达和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付红敏;CGRP在高氧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郑德义;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9 赵海东;Nrf2-ARE信号通路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朱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炎症反应及组织修复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军;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高氧肺损伤中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金畅;雨蛙素联合脂多糖致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孟祥艳;硫化氢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陈鹏程;重症急性胰腺炎SIRS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5 肖金仿;海水直接肺损伤犬模型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舒仕瑜;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的机理与防治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7 李瑞东;心肺复苏后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黄胡萍;高脂血症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9 高朋;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D];蚌埠医学院;2011年

10 吴燕燕;IFN-γ和TGF-β_1在高氧肺损伤中的机制和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3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13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