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冲动性心理痛楚的作用机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冲动性心理痛楚的作用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自杀意念 生活事件 冲动性 心理痛楚
【摘要】:自杀是一个让人敬畏的话题,目前在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自杀意念被认为是自杀的重要预测因素。本研究在对前人提出的自杀意念概念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选取河南大学的45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生活事件及其维度、冲动性及其维度、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及其维度在人口基本学变量上的差异。除此以外,研究还对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以及自杀意念四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检验了我们提出的模型的拟合程度。研究最终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在我们所研究的人口基本学变量上,生活事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冲动性在性别、有无自杀意念者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其他几个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痛楚在不同家庭来源和有无自杀意念者分类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其他几个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自杀意念总分在不同家庭来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其他几个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2.生活事件总分及其维度、冲动性和心理痛楚这三个变量跟自杀意念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维度、冲动性以及心理痛楚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杀意念。3.通过对冲动性和心理痛楚两者产生影响,生活事件可以间接作用于自杀意念;冲动性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还可以通过心理痛楚这一变量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冲动性和心理痛楚这两个变量起中介作用。4.运用Amos23.0对我们提出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其拟合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模型有很好的拟合指标,这一模型在理论上是合理的。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意念 生活事件 冲动性 心理痛楚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3-21
- 1 生活事件文献综述13-15
- 1.1 生活事件的含义13
- 1.2 生活事件的测量13-14
- 1.3 生活事件的实证研究14-15
- 2 自杀意念文献综述15-17
- 2.1 自杀意念的概念15
- 2.2 自杀意念的测量15-16
- 2.3 我国对自杀意念的研究16-17
- 3 冲动性文献综述17-18
- 3.1 冲动性的定义17-18
- 3.2 冲动性的测量18
- 3.3 冲动性的实证研究18
- 4 心理痛楚文献综述18-19
- 4.1 心理痛楚的概念18-19
- 4.2 心理痛楚的测量及实证研究19
- 5 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实证研究19-21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21-25
- 1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21-22
- 1.1 以往研究的不足21
- 1.2 问题提出21-22
- 2 研究意义22-23
- 2.1 理论意义22
- 2.2 实践意义22-23
- 3 总体研究假设23-24
- 3.1 总体研究假设23-24
- 3.2 总体研究框架24
- 4 相关核心概念的定义24-25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25-29
- 1 研究方法25-27
- 1.1 被试及其构成25-26
- 1.2 测量工具26-27
- 1.3 研究程序27
- 1.4 资料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27
- 2 问卷信效度的检验27-29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和分析29-41
- 研究一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自杀意念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29-36
- 1.1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自杀意念现状29
- 1.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29-30
- 1.3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30-32
- 1.4 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32-33
- 1.5 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33-34
- 1.6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34
- 1.7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及其维度、冲动性及其维度和心理痛楚差异检验34-36
- 研究二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36-41
- 1.1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自杀意念的相关36-37
- 1.2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对自杀意念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37-39
- 1.3 冲动性和心理痛楚在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39-41
-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和分析41-49
- 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41-46
- 1.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分析41-42
- 1.2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分析42-43
- 1.3 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分析43-44
- 1.4 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44
- 1.5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和自杀意念的差异检验44-45
- 1.6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及其维度、冲动性及其维度和心理痛楚差异分析45-46
- 2 生活事件及其维度与冲动性及其维度、心理痛楚、自杀意念及其维度关系的讨论46-49
- 2.1 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维度与冲动性及其维度、心理痛楚、自杀意念及其维度的相关分析46
- 2.2 大学生生活事件、冲动性、心理痛楚与自杀意念回归分析讨论46-47
- 2.3 冲动性、心理痛楚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7-49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49-53
- 1 研究结论49
- 2 研究不足和展望49-51
- 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49-50
- 2.2 研究展望50-51
- 3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建议51-53
- 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51
- 3.2 相关实践建议51-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荆春霞,王声ng,吴赤蓬,林汉生,池桂波;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5期
3 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9期
4 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5 郭秀花,周诗国,罗艳侠,鲍卫华,程玉红;医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6 狄晓康,肖水源;长沙市213名建筑民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7 曾玉云,魏煌忠,王虎;青少年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关系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8期
8 胡利人,丁元林;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9 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陈思东,肖健;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10 于情,王礼桂,黄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宇;许燕;;自杀意念与抑郁关系——沉浸的中介机制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宏宇;许燕;;自杀意念者何以抑郁?——沉浸的中介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袁爱娣;;不同个性和血型的卫校学生自杀意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夏朝云;王东波;何旭东;叶剑辉;吴素琴;;浙南山区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蒋庆飞;胡美玉;张载福;徐秋萍;王卫平;;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主题统觉测验比较[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徐慧兰;肖林;马贞玉;卿文静;王浩;;湖南沅江市农村老年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7 冯珊珊;肖水源;周亮;唐勇;傅卓华;;湖南某镇农村居民自杀意念影响因素[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8 傅卓华;冯珊珊;周亮;唐勇;肖水源;;浏阳市农村居民对自杀意念的自我归因[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9 冯珊珊;肖水源;;自杀意念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若干方法学问题[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10 王学志;宫火良;;自杀意念高中生的社会信息编码特征[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唐夏;花季少年易受“心病”困扰 心理关爱不可缺[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2 本报通讯员 一伟邋本报记者 江锡民;“自杀兔”来了,怎么办?[N];新华日报;2008年
3 李献云;心理热线:如何助心灵走出绝望[N];健康报;2013年
4 陈兵;失眠抑郁症患者应慎用“镇静类药”[N];湖北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林胜;大学生一年随访期内自杀行为及其预测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刘金同;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唐军华;内隐自杀意念测量及在自杀逃避理论中的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熊燕;大学生生存理由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春艳;郴州市老年人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红;军队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2 范引光;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3 严红虹;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邓成英;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林云芳;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龚磊;安徽省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辛莘;高职与本科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梁小庆;军人自杀意念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9 刘雯雯;自杀意念高中生的自我认知特征[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学志;自杀意念高中生的社会信息编码特征[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3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4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