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对感染宿主巨噬细胞应激的调控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对感染宿主巨噬细胞应激的调控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对感染宿主巨噬细胞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菌株(简称H37Rv菌株)和卡介苗菌株(简称BCG)分别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在感染1、6、12、24h后,分别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感染巨噬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变化,并测定感染巨噬细胞的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 RAW264.7感染BCG后细胞内SOD、NOS活性和NO含量逐渐升高,感染24h分别为(32.82±0.54)U/ml、(12.16±0.29)U/ml和(116.42±3.2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逐渐下降,感染24h时为(0.59±0.08)nmol/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W264.7感染H37Rv菌株后细胞内SOD、NOS和NO含量逐渐下降,感染24h分别为(15.90±0.20)U/ml、(2.32±0.11U/ml)和(13.74±1.01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逐渐增加,感染24h时为(5.21±0.39)nmol/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毒力和高毒力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对感染宿主巨噬细胞的应激发挥诱导和抑制等不同作用。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石河子大学"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应激 调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60261,81160192,3096035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药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12BA022) 石河子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自然科学与计划创新”重点项目(No.ZRKX2010ZD01)
【分类号】:R378.911
【正文快照】: 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宿主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后果及结核病发生与否[1]。结核分枝杆菌被宿主巨噬细胞吞噬后,一方面可诱导宿主巨噬细胞应激而杀灭寄生于宿主巨噬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另一方面亦可抑制宿主巨噬细胞的应激,保护并促进其生长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芳;姚楠;田玺泽;董江涛;吴芳;章乐;张万江;;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sp16.3的表达、纯化及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姚楠;董江涛;徐芳;田玺泽;吴芳;章乐;张万江;;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时相性变化[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2期
3 刘丹霞;张万江;;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楠;董江涛;徐芳;田玺泽;吴芳;章乐;吴江东;张万江;;结核分枝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8期
2 董伟杰;李微;刘丹霞;刘云霞;庹清章;吴芳;章乐;张万江;;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Caspase-3和Bcl-2的表达[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2期
3 董伟杰;刘丹霞;李微;刘云霞;庹清章;吴芳;章乐;张万江;;检测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及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时相性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政,王启伟,李相伍,金美善;肝损伤后溶酶体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改变和蓝靛果的作用[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5期
3 马晓红;张育华;;结核分枝杆菌ESAT6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11期
4 陈伟;袁俐;;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R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5 徐芳;张万江;;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功能及与结核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碧文;庞雪云;孙蕾;马骥;;结核杆菌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3期
2 刘臣,杨耀琴,杨虎川;热休克蛋白与细胞周期调控[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3 苏芸,赵丽纯,李康生;天敌应激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黄晓燕;严杰;李淑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3期
5 王翠妮;徐薇;熊思东;;结核分枝杆菌对巨噬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抑制作用[J];微生物与感染;2009年03期
6 彭荣;乐军;韩敏;刘晶波;;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J];生命的化学;2010年05期
7 姜国均,周帮会,王萍,刘观忠;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5期
8 张海;伍静;徐志凯;;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2期
9 陈伟;袁俐;;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9期
10 余传霖;;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控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卫聪;孙照刚;刘毅;田苗;李妍;李传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Toll样受体4表达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200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唐榭梅;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Rv0386的功能[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廖国建;胡昌华;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谢建平;胡昌华;申严杰;陈宏玲;柏冰;乐军;王洪海;王易伟;;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张月新;辛毅;马郁芳;;结核分枝杆菌RmlB的表达、纯化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6 林志雄;贾坤;罗长保;鱼海琼;陈茹;赵吟;谢凯英;李守军;;牛分支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检测探针的筛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周培富;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概况[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全菊;谢建平;;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毒力因子的分子遗传研究[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吴园;胡频频;王易伟;李秀全;毛旭虎;钟敏;;结核分枝杆菌Rv0341蛋白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分析[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10 朱明利;;分枝杆菌L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通讯员 汤宏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发现抗病毒免疫反应调节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2 ;科学理解艾滋病病毒的危害[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记者 陈青;让结核菌三天内原形毕露[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熊燕;昆明动物所找到调控恐惧记忆关键[N];云南日报;2009年
6 罗剑;骨骼发育重要调控分子被发现[N];上海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许琦敏;“全球特工”高效调控生命活动[N];文汇报;2010年
8 记者 胡德荣;人胚胎早期器官形成由谁调控[N];健康报;2010年
9 实习生 龚晓蕾 记者 许琦敏;米饭也能调控你的基因?[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多维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2 钟琪;结核分枝杆菌Rv0901基因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黄益澍;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相关酶和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三维结构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王丽梅;结核分枝杆菌HSP65与hIL-2融合基因的DNA疫苗和重组分枝杆菌疫苗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刘立国;结核分枝杆菌H37Rv ORF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伊正君;靶向递送GLS/IL-12真核共表达质粒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治疗性活疫苗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7 范雄林;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赵明才;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基因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涛;MicroRNAs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非经典NF-κB通路的激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10 颜冬菁;Daintain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长胜;结核分枝杆菌H37Ra和卡介苗感染小鼠及巨噬细胞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夏飞;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宿主巨噬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步春玲;结核分枝1402杆菌Rv3407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4 蔡溢;结核分枝杆菌RmlA的表达、纯化以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5 王琳;结核分枝杆菌ClpX和ClpP2蛋白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晓琳;结核分枝杆菌PPE家族免疫相关蛋白PPE68免疫功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郝方;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宁夏医学院;2005年
8 黄春;新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致病相关基因的筛选[D];石河子大学;2007年
9 宋宇;结核分枝杆菌MurA的优化表达及功能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柏银兰;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MPT64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54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95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