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迫倾向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强迫倾向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强迫倾向 集中加工 Flanker任务 并行加工指数 加工灵活性
【摘要】: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考察高低强迫倾向个体在Flanker任务上的差异,来研究强迫倾向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Flanker任务中,高强迫倾向个体显示出较慢的反应速度,表现为更多的犹豫不决的特性;高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以集中加工为主,且在信息加工的灵活性上存在不足,对情景的变化较不敏感。通过对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强迫症的理论,同时为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关键词】: 强迫倾向 集中加工 Flanker任务 并行加工指数 加工灵活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006) 留学基金委(201306995011)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2011项目(TR201205-5)的资助
【分类号】:R749.7
【正文快照】: 1引言强迫症是一种以焦虑症为主要特征的使人衰弱的慢性精神疾病(Kaczkurkin,2013),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终生患病率为2%~3%(Karno,Golding,Sorenson,Burnam,1988)。为了提高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20多年来研究者们对强迫症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张众良,张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云霞;临床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及信息加工观点[J];心理学动态;1995年01期
2 牟海鹰,黄希庭;西方关于消费者信息加工的新近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3 王沛,胡林成;社会信息加工领域中的情境模型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4 A.Newell;H.A.Simon;;GPS,一个模拟人类思惟的程序[J];心理学动态;1983年01期
5 刘爱书;于锐;;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3期
6 徐光国,王重鸣;谈判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J];心理学动态;1997年03期
7 赵秋林;陈玖;杨来启;邓自和;刘光雄;吴兴曲;张彦;张省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空间旋转信息加工的性别差异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雷;;不同年级的学生自然阅读过程的信息加工活动特点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袁小娜;;女大学生消极身体意象者的信息加工偏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赵庆柏;薛绍伟;曹宸;唐一源;;整体身心调节对脑内信息加工效率的影响[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袁俏芸;黄敏儿;;小学1-3年级攻击性男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及表情知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徐少卿;李波;;正念对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海岩;;睡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新波;金盛华;单洪雪;;有效说服性信息的外周特点及影响因素:社会信息加工视角下星座说可信度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马利军;张积家;;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无意识知觉[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湖南省南县教研室 熊先约;将信息加工学引进阅读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吕丰华;午间小睡 提高大脑效率[N];保健时报;2005年
3 江苏省军区政治部 吴秀文;把信息加工成思想[N];解放军报;2012年
4 玄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宵;环境中冲突信息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雅婷;预期后悔和卷入程度对购买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孟燕;情绪对不同类型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培峰;认知了结需要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4 李慧渊;关于内隐自我信息加工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季拥军;“期望—创新”模型的建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丽;论文化积淀对口译信息加工的重要作用[D];西华大学;2013年
7 董波;无意识信息加工中的“完型”[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云鹏;情绪学习对双眼竞争中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琼;语义预测对中文词素位置信息加工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若舒;多种情境下不同成人依恋取向信息加工实证研究及个案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7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04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