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应对焦虑及镇痛效果:随机对照实验
本文关键词: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应对焦虑及镇痛效果:随机对照实验
【摘要】: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放松方法进行改良,提出了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并探讨此方法应对焦虑及镇痛效果。方法:共招募在校大学生、研究生93名。随机分成间断式呼吸放松组(简称呼吸放松组)(n=31),音乐放松组(n=31),和对照组(n=31)。被试填写特质焦虑问卷,疼痛灾难化量表,然后分别进行20分钟的呼吸放松、音乐放松或自由等待,之后填写状态焦虑问卷,应激实验、冷压任务,最后填写应对策略问卷。结果:经过20分钟的训练,呼吸放松组和音乐放松组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8.76±5.08 vs.36.66±7.44,P0.001;31.41±7.94 vs.36.66±7.44,P0.01);呼吸放松组的痛阈显著高于音乐放松组和对照组(16.80±13.87 vs.11.49±9.83,P0.05;16.80±13.87 vs.8.46±4.72,P0.001);冷压任务中,冷压痛恢复阶段,呼吸放松组与音乐放松组的痛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72±1.67vs.3.10±2.53,P0.01;1.93±1.67vs.3.10±2.53,P0.05)。结论:经过短期间断式呼吸放松训练的个体能有效应对焦虑,从痛苦中恢复。并且疼痛耐受性优于音乐放松组。间断式呼吸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法。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92)
【分类号】:R749.72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应激:例如升学考试,求职面试,工作压力,意外伤害等等。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1]。不同的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适度的应激能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而过度的应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艳华;;呼吸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7期
2 耿利琼;;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魏俊丽,孙仁莲;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呼吸训练及指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8期
4 张东坡;中药加呼吸训练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5例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1年09期
5 潘鸿雁,张艳;改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呼吸训练指导体会[J];现代康复;2001年21期
6 刘志强,吴凯,刘长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训练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3期
7 王红,王永岗,危淑梅;肺癌术前呼吸训练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8期
8 吴学敏;侯来永;白伟;彭越;李月;谢欲晓;孙启良;林江涛;;呼吸训练对缓解期老年重度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9 邹国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16期
10 居朝霞;刘霞英;陆忠华;曹建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期的呼吸训练[J];临床肺科杂志;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佳敏;;呼吸训练对38例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通气功能改善的影响[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顾为丽;陈荣昌;朱传兵;;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训练新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阚_";;呼吸训练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步行能力的病例报告[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朱雯琴;沈小花;朱妍静;;核心肌群训练配合呼吸训练对于改善下腰背部疼痛的疗效[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育民;手术前 呼吸训练很重要[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张蔷 林勇;老慢支的呼吸训练[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吴清广;患肝炎早期宜呼吸训练[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为丽;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训练新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探讨[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王苗;三种呼吸训练方法对胸部放疗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3年
3 花佳佳;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配合呼吸训练治疗COPD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9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159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