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中国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5 22: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


【摘要】:采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编制的"中国自然灾难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量表(CPI)",对芦山地震灾区某大学1057名学生进行测试,考察CPI在地震后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并探讨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性别、主观害怕体验和D型人格等因素能够预测PTSD症状的发生。CPI在地震受灾的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灾害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心理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71073156) 中国心理学会提高学习能力特殊基金 世界宣明会的资助
【分类号】:R749.5
【正文快照】: 1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一系列应激症状(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78;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主要有三种典型症状:创伤性再体验,主要表现为反复痛苦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晓云;杨宏爱;刘启贵;杨丽珠;;创伤后应激检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2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有,徐广明,于振剑,孟雪梅,刘晓芸,刘秀花;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02期

3 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量表(DS14)在中国两所大学生样本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4 伍新春;张宇迪;林崇德;臧伟伟;;中小学生的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6期

5 戴艳;雷鸣;周宵;姚梅;蒋林洁;陈希;刘瑶;;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艳玲;李晓驷;;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其它精神障碍[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2 全艳玲;李晓驷;周晓琴;季益富;谢雯;刘寰忠;蔡琴凤;;神经症、抑郁症住院患者与PTSD的共病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3 赖芳;;论地震后高校心理援助工作的原则与方法[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4 刘斌志;沈黎;;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表现、评估及重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廖素清;郑小凤;周波;;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重庆医学;2009年16期

6 甘霖;赖月月;;公共灾害事件对初中生生命意识造成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秀丽;王鹰;;灾后未成年人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救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于冬青;;灾后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严文华;;汶川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的特点及思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苏衡,王家同,谭庆荣,张凤刚,阎其乐,吕静;认知暴露疗法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建民;龚俊;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512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邬丽丽;;游戏在地震后灾区儿童心理援助中的社会功能[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3 高洁;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4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玉花;中国传统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方建群;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王海涛;PTSD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HT1A受体活性及前额皮质ERK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隋双戈;性侵害创伤干预模式、性侵害PTSD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及脑结构功能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宁丽;社会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对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10 姜硕;电针修复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中平;电针头穴加灸法治疗汶川“5.12”地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RCT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朱宏博;汶川震后两年异地复学青少年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心理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武晓玲;D型人格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理心理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刘琦;泥石流灾后中学生PTSD共病重症抑郁症状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倩倩;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D];山东大学;2011年

6 潘杰;冠心病人格特征与血浆补体因子H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黄婧;手术室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郭春红;遭受多重侵害高职专新生的情绪问题及相关因素[D];山东大学;2011年

9 宋端铱;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10 刘瑶;灾后中学生灾难暴露、控制感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I.P.BurgesWatson…;郝伟;;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精神病学[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8年04期

2 Lenore C Terr;崔新佳;;童年精神创伤及其影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1年04期

3 侯彩兰;李凌江;张燕;李卫辉;李则宣;杨建立;李功迎;;矿难后2个月和10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4 王维宇;周家骥;顾海根;;上海市初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3期

6 M.M.P.I.全国协作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在我国修订经过及使用评价[J];心理学报;1982年04期

7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8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9 刘亚楠;许燕;于生凯;;恐惧管理研究:新热点、质疑与争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10 雷鸣;戴艳;肖宵;曾灿;张庆林;;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泽莲;何媛媛;李红;;灾难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创伤心理的根源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2 高存友;甘景梨;张卫红;丁庆华;赵兰民;陈涛;马学涛;;平武县抗震官兵应激反应测试及干预方法[J];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3 杜鹃;李韵;牛娟;张红静;;医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4 高岚,罗颖,汪向东,胡武昌,吴红东,曹火军,沈渔惃;对受洪灾群体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02期

5 王煜蕙,靳同朝,张志林,李凯,韩晓峰;军事飞行员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效果[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6 杜鹃;张红静;李韵;牛娟;;医学生应对、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7 赵玉芳;胡丽;汤永隆;李哲;张静秋;;汶川震后一个月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5期

8 戴琴;冯正直;杨国愉;张夔;汪涛;;汶川大地震后灾民心理特点及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9 朱宏博;桑红;程洪元;张丽;陈超;许雅南;;汶川震区异地复学青少年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年12期

10 郑建民;龚俊;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5·12地震后急性应激反应筛查表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信勇;徐光兴;;不同性质主题的写作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郑建民;龚俊;庄子森;叶馨;杨醒;孙国平;郑海霞;孙海燕;陈月玲;张捷;戴可榕;阮召瑞;莫夸耀;陈钊;张晓阳;邱宜斌;唐本玲;;512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信勇;写作疗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

本文编号:119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19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