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双相障碍的MR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07 17:19

  本文关键词:双相障碍的MR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双相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摘要】:双相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负担的精神疾病。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分析人脑结构或功能异常,探究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寻找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DTI、静息态功能MRI、结构MRI技术等应用于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精神科;广州市脑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神经影像联合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0845;8157133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40007743、2015A030313800)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ZM046;2015ZZ042)
【分类号】:R749;R445.2
【正文快照】: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等特点。由于BD的神经精神病理学机制尚未清楚,所以目前仍缺乏客观可靠的生物学诊断标记。现阶段的临床诊断尚处于症状学层面,因此受患者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双相障碍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2 刘玉平;郑洪波;肖爱祥;李侠才;刘恩益;;双相障碍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24期

3 周云飞;刘铁榜;;双相障碍临床特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4 王晓萍;王宗琴;;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5 黄楠;陆峥;;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3期

6 倪红;邓钧;;43例双相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21期

7 王晓萍;王宗琴;白雪光;;为什么青少年双相障碍容易误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8 洪武;方贻儒;;双相障碍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9 胡莺燕;方贻儒;;双相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10 ;脑部扫描可诊断双相障碍[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天梅;舒良;于欣;马崔;王高华;白培深;刘协和;纪丽萍;师建国;陈宪生;梅其一;栗克清;张鸿燕;马弘;;中国十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调查[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白燕;;双相障碍新进展[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3 钮富荣;钱敏才;;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的治疗[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吴廷娟;关念红;;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汪作为;李则挚;王凌霄;吴志国;苑成梅;洪武;禹顺英;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微小RNA206基因表达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汪作为;李则挚;林治光;吴志国;苑成梅;洪武;李春波;方贻儒;;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则挚;汪作为;禹顺英;张晨;易正辉;方贻儒;;双相障碍外周血白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蒋泽宇;李水洪;刘文滔;肖,

本文编号:1263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263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