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神经肽VGF作为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04 03:33

  本文选题:抑郁症 切入点:神经肽VGF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抑郁症作为主要的致残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2大疾病负担。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病的发病机制也从"单胺类递质假说"向"神经营养假说"及"增强神经发生作为抗抑郁手段"的认识转变,为发现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带来了希望。大量研究表明神经肽VGF参与海马神经发生及神经可塑性的的调节,对神经元的增殖与存活功能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表明神经肽VGF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调节因子。本文将对近年来神经肽VGF在神经发生、神经营养及突触活动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研究以神经肽VGF为靶标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Depression, as a major disability disease, is expected to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burden of disease in the world by 2020.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has also changed from "monoamine transmitter hypothesis" to "neurotrophic hypothesis" and "enhancing neurogenesis as antidepressant means". In order to find new antidepressant regulatory factors,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europeptide VGF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nd neural plastic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of neur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neuropeptide VGF may be a novel antidepressant regulator. In this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neuropeptide VGF in neurogenesis, neurotrophin and synaptic activity is reviewed. 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study of novel antidepressants targeting neuropeptide VGF.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病理生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05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2H09001)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2A610249) 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L11D2111) 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
【分类号】:R74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蕾;王艺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的变化[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2 郑蕾;王艺明;;抑郁症患者血清IFN-γ、IL-10水平与NGF、NT-3的相关研究[J];贵州医药;2013年07期

3 齐红梅;刘微娜;季浏;;运动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黄致嘉;王立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抑郁症的神经营养假说[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5 林志雄;颜海锋;林举达;邹晓波;;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及冠心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23期

6 徐银;周海虹;陈少东;韩咏竹;周志华;胡纪源;王训;韩永升;;基于均匀设计的益气化痰方抗抑郁不同作用途径效应中药配伍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7 古训瑚;王伟;徐丽君;;突触和抑郁症[J];广东医学;2014年04期

8 张永超;黄世敬;;芍药抗抑郁作用机制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3年10期

9 卢丽萍;朱英标;成俊英;;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3年04期

10 黄翠影;吴雪园;杨路亭;;隔日禁食对某些慢性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艳平;摘除颈上神经节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及学习记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2 黄河清;西酞普兰对全脑缺血VD大鼠神经发生的影响及5-HT_(1A)受体机制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邱红梅;组蛋白乙酰化及抑郁症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和丙戊酸钠的干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蔡洪信;白香丹胶囊对肝气逆证大鼠海马GABA_B受体表达及其G蛋白偶联的离子通道和信号通路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赵君;视黄酸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转录的分子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小明;基于t-PA、MMPs、BDNF/TrkB探讨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分子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吴芳芳;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夏天光;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皮质醇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郭忠信;丰富环境对锰中毒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5 陆玉丹;玉郎伞多糖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海马BDNF通路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吴静;逍遥舒心胶囊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黄小杰;调控paraspeckles和神经干细胞小分子化合物高内涵筛选模型的建立与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而强;海湾战争综合征模型大鼠海马VGF、BDNF及MAPK表达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9 郭秉荣;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药效动力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王艳梅;香草醛吸嗅改善C57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机制的探索[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贵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年03期

2 陈嘉;董文心;;抗抑郁药物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6期

3 刘琼;俞瑾;吴根诚;;成年脑内的神经发生与抑郁症(英文)[J];神经科学通报;2005年06期

4 郁缪宇;抑郁症的神经营养机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5 蒋银;黄真;;抑郁症与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3期

6 王景霞;刘妍;张建军;;细胞内信号转导与抑郁症[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5期

7 江文庆;杜亚松;;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神经可塑性假说[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2期

8 周春英;顾永健;;抑郁症认知功能研究的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9 司天梅;;抗抑郁药物的合理使用[J];中国处方药;2007年05期

10 潘玉芹;林文娟;;海马5-羟色胺系统与抑郁症[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莹莹;焦卓敏;陈立杰;;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汪海燕;;抑郁症学生的辅导策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吕粟;任雯婷;姚丽;龚启勇;;难治与非难治抑郁症神经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韩颖琳;姚志剑;江海腾;卢青;罗国平;;抑郁症患者识别负性表情时杏仁核脑磁源性信号频率变化[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彦;;健康教育在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周盛年;;微量元素与抑郁症[A];首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丁瑛;;浅谈中医理论认识及治疗抑郁症[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周子璇;任燕;杨红;刘霞;孟婧;梁毅平;;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郭淑红;;刮痧治疗抑郁症临床体会[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10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抑郁症病因多[N];保健时报;2005年

2 小翔;抑郁症 只因认知偏了路[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附二医心理科 戴王磊;漫谈抑郁症[N];温州日报;2005年

4 山东省安康医院 孙秀娟邋刘宜东;微笑抑郁症困扰职场人[N];健康报;2007年

5 徐世坤;抑郁症, 不可等闲视之[N];中国水利报;2000年

6 王飞;你的情绪“感冒”了吗[N];大连日报;2005年

7 陈福新;胃出血背后的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王淑军;警惕抑郁症“杀手”[N];人民日报;2003年

9 蒲昭和;经常“户外散步”能治疗抑郁症[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告别抑郁 走向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君;抑郁症的脑功能磁共振和蛋白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2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郭浩;抑郁症静息态功能脑网络异常拓扑属性分析及分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刘琼;针刺治疗实验性抑郁症时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6 赵宇;盐酸氟西汀调控神经干细胞信号通路及下游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银伟;调肝方药对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鱼浚镛;抑郁症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姗姗;人体下丘脑室旁核多基因平衡紊乱与抑郁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珍;抑郁症去甲肾上腺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2 李轩;磷脂酶A2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成超;安徽省某农村社区老年抑郁症卫生服务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5 关新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黄芳;从奇经论治抑郁症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7 刘星泉;抑郁症患者的S-ET分析及其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赵威;抑郁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满力;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海马中c-jun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褚蔚;中医抗抑郁症方剂组方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63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563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