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
本文选题:快感缺失 切入点:童年创伤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童年创伤问卷(CTQ)对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1例正常健康者进行评估,分析快感缺失与童年创伤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RSAS-C评分(13.32±6.12)、RPAS-C评分(19.04±8.53)、CTQ总分(47.63±13.49)及其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10.40±5.05,16.80±7.89,38.82±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RSAS-C评分、RPASC评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均呈正相关(rs=0.266~0.439,P0.01);患者组RSAS-C评分(rs=0.419,P0.01)和RPAS-C评分(rs=0.322,P0.01)与CTQ总分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评分与童年创伤评分间的相关性仍存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快感缺失程度较高,与童年创伤经历之间存在关联,提示早年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躯体及社会交往快乐的体验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hedonia and childhood trauma. Methods Chinese revised social anhedonia scale (RSAS-C), Chinese revised physical anhedonia scale (RPAS-C) and 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were evaluated in 198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nd 271 normal healthy people,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anhedonia.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RSAS-C score (13.32 + 6.12), RPAS-C score (19.04 + 8.53), CTQ (47.63 + 13.49) total score and each factor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10.40 + 5.05,16.80 + 7.89,38.82 + 1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atients with RSAS-C score, RPASC scor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scor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or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s=0.266~0.439, P0.01);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SAS-C score (rs=0.419, P0.01) and RPAS-C score (rs=0.322, P0.01) and the CTQ sco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control the total score of PANSS, correlation between anhedonia scores and childhood trauma score among schizophrenia pati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still a higher degree of anhedonia split,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trauma, suggesting that early traumatic experiences may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social happy experie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71273)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KJ2010A165)
【分类号】:R74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菁;汪凯;董毅;马玉婷;穆菁菁;耿峰;刘勇;杨琪;李惠;;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2 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赵幸福,李茹,李英,张艳青;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3 赵子丛;董毅;汪凯;李慧;谢雯;程赓;张爱国;常荷;李倩倩;;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梦威胁模拟水平和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倩;王旗;;高校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调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2 徐凯文;王雨吟;李松蔚;曹广健;官锐园;刘忠兆;李世杰;左月侠;苗红熠;钱铭怡;;心理创伤、共情缺陷与反社会人格障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3 储召学;董毅;朱道民;李慧;;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晓玲;;情感型精神障碍青少年接受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年08期
5 曹文胜;于宏华;焦志安;傅文青;;强迫障碍共病轴I及其与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6 朱相华;梁光利;乔娟;李林;赵后锋;杨永杰;耿德勤;杨雪;;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7 于宏华;曹文胜;傅文青;焦志安;;强迫障碍患者与其童年期创伤性经历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8 李春娟;;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年05期
9 张雯;张日f;;自我和谐、创伤经历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10 倪岩娟;赵冰洁;;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童年期经历的关系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丽霞;一样自伤两样人:自伤青少年的分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倩倩;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婧;手术室护士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相关因素[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黄华;大学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小玲;儿童期心理创伤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宏华;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心理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曹文胜;强迫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艳卿;童年创伤经历评定量表的编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许成岗;重性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及人格障碍共病以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廖英;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陈静;青年群体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间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庆欢;豆春霞;彭子文;金科;苗国栋;;抑郁青少年快感缺失与情绪表达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0期
2 杨静娟;李曙亮;郑玉红;;92例恢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3 李慧;董毅;周晓琴;朱道民;张爱国;刘勇;胡艳琼;杜晓伟;王龙;刘巍;常荷;孙正;;梦威胁事件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4 何燕玲,张明园;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及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6期
5 史艳芳;陈楚侨;;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快感缺乏[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6 王丽颖,杨蕴萍,林涛;社交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7 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赵幸福,李茹,李英,张艳青;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8 蚁金瑶,姚树桥,朱熊兆;TAS-20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1期
9 徐子燕;李占江;王智民;杨清艳;毛佩贤;;功能失调性态度、认知偏差与抑郁障碍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7期
10 李慧;董毅;周晓琴;胡艳琼;刘巍;常荷;孙正;耿峰;张凤凤;;抑郁症患者梦威胁模拟水平与童年创伤和生活事件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1605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60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