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24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开放试验
本文选题: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认知行为治疗 ; 参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12期
【摘要】:目的:初步评估团体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核心症状、执行功能、自尊水平及生活质量等的效果。方法:对27例成人ADHD患者进行12周CBT和3次后期巩固治疗(4周1次),使用ADHD评定量表(ADHD-RS)、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自尊量表(SE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评估疗效。采用多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第1周、第12周和第24周的各指标得分进行比较。结果:24周CBT后ADHD-RS得分及BRIEFA中转换和任务监控得分均低于第1周得分(均P0.05),SES得分及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得分均高于第1周得分(均P0.05)。结论:包含3次后期巩固治疗阶段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执行功能、自尊水平和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on ADHD, executive function, self-esteem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Methods: 27 adult ADHD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BT for 12 weeks and consolidation therapy for 3 times. ADHD-RSV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e ADHD-RSV, the adult version of the Executive 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 (ADHD-RSV),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27 adult patients with ADHD. WHOQOL-BRIEF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The scores of the indexes in week 1, week 12 and week 24 were compared by multiple repeated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after 24 weeks of CBT, the scores of ADHD-RS, BRIEFA conversion and task monitor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week (P0.05SES and WHOQOL-BREF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1st week (P0.05). Conclusion: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hich includes three stages of post-consolid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ore symptoms, executive function, self-esteem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资助课题(Z13110700221306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NCET-11-0013)
【分类号】:R749.9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媛航;;年龄及婚姻状况对护士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1期
2 文鸿;曾兴蓉;;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9期
3 胡伟;赵淑霞;王霞;刘晓丽;左新阳;;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4 全东明,林海程,刘珍妮,郭光全,谭常赞,郑爱群;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4期
5 黄如娇;韦坚;黄美蔼;安连生;黎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及护理干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1期
6 张淑军;赵红梅;;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23期
7 孙启春;;产后抑郁症32例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19期
8 田素英;姚宁;;家庭护理模式对住院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7期
9 郝浩;薛一涛;杨传华;陆峰;;老年高血压证候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石向东;张燕;唐秀娟;陈琳;杨洪;;心理干预对HIV/AIDS病人心身症状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岳明;赵绯丽;吴久鸿;王珍;李树泉;;地区因素对生活质量总体评分和效用的影响:北京昆明两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比较调查[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甄志平;张瑛秋;;时尚健身运动组合教学方式对女研究生体质与生活质量干预的实验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3 甄志平;张瑛秋;;时尚健身运动组合教学方式对女研究生体质与生活质量干预的实验研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振华;王高华;王惠玲;王晓萍;臧德馨;杨德森;刘哲宁;;利培酮、氯氮平、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萧蕙;张广清;王琳;包庆惠;;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龚幼龙;李鲁;冯学山;尹文强;张拓红;;社会医学学科发展的动态[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卷)[C];2006年
7 黄芳;钱秋谨;王玉凤;;认知行为治疗及其后期巩固治疗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萍,高华,许家玉,黄金菊,王成江;自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第二届认知行为治疗大会征文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11期
2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2年10期
3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2年12期
4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3年02期
5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通知[J];心理与健康;2013年03期
6 许悦;吴琼;;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大会精彩回顾[J];心理与健康;2013年06期
7 张洪稳,高允东;高通气综合征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4期
8 张斌,荣润国;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9 郭萌;韩海英;李占江;;强迫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成分的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10 ;第三届中国认知行为治疗学术年会征文通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萌;李占江;;强迫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罗佳;李占江;韩海英;李平;徐子燕;熊红芳;刘竞;;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障碍患者脑自发活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占江;;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徐文军;梅尚英;何建飞;;一例恐艾症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占江;;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6 祖思;李占江;刘竞;张玲;王刚;马辛;;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抑郁患者疗效[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陶加平;李淑珍;;老年中风患者心理障碍特点与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沈均;;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惊恐发作探讨[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魏向东;曹佳丽;;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张娜;樊富珉;;正念团体干预改善大学生孤独感的效果与过程[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闫超;英国戒烟明星未逃肺癌魔掌[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实习生 程凤;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相关分子机理[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孟甲;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执行程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李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治疗[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3 林卫;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疗效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池丹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认知特点,及认知行为治疗对其认知、情绪、症状严重性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钟慧;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79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87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