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25 09:22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泰山医学院》 2014年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张琳琳  

【摘要】:背景与目的脑卒中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也是中老年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几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我国曾有研究表明,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死的发病率在75%左右。脑梗死的高发病率,不仅引起了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许多的心理问题,其中以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最为常见,各研究所报道的PSD患病率不尽相同,约为20%-70%,但多在40%-50%左右。在脑卒中的各个阶段,PSD的发病率不等,以急性期最多,轻微者可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焦虑不安、睡眠紊乱、早醒、食欲不振、思维迟钝、精力减退、自信心缺乏等;病情严重者可有周身不适感、反应迟钝甚至自杀倾向等表现,PSD不仅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神经功能康复和增加了脑卒中的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卒中患者的PSD发病率及多种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用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人群,患者根据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得分8分为正常,8-20分为抑郁症状,20分为抑郁症。做出抑郁诊断,按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分为PSD组、抑郁状态组和卒中对照组。1.采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1.1一般临床特征:人口学资料、烟酒嗜好(吸烟:至少5支/天,连续吸烟1年以上,饮酒史:至少3次/周,每次100ml以上,连续1年以上,其饮酒单位相当于半瓶啤酒,1杯葡萄酒或一盅)。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及其他相关病史(既往高血压病史为既往有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过高血压病或目前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糖尿病史为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既往被临床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或目前服用降糖药物控制;冠心病史为既往有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过冠心病)。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中风评分量表(NIHSS)、改良Ran Kin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受试者进行评分。1.2卒中性质和病灶定位:脑梗死病史为既往有临床医生对患者诊断过脑梗死,并有相应的影像如颅脑CT或MRI结果评定。2.对受试者进行常规颅脑CT或MRI检查和血生化、颈动脉超声检查。3.统计学方法:釆用SPSS20.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P0.05时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在51例脑卒中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35~87岁,平均67.1±10.5岁。PSD患者21例,占总数的41.16%,其中抑郁症9例(17.64%)、抑郁症状12例(23.52%)。1.卒中后抑郁与病程的发展阶段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以3~6个月时发病率较高。2.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2.1社会人口学因素中年龄、性别和抑郁无相关性(P0.05)。2.2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和既往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颈动脉超声粥样硬化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P0.05)。而β2微球蛋白、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没有发现和抑郁具有相关性。2.3卒中病灶发生的部位看,左侧病灶PSD发病率高于双侧病灶高于右侧病灶。两组病灶数目比较,多病灶患者PSD的发生率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2.4躯体社会因素中PSD患者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高)、改良Ran Kin量表评分高、医学调查问卷面对量表评分低、屈服量表评分高和社会支持度低的,与抑郁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中,PSD的发生与高血压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较差的社会支持和卒中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左侧半球尤其是左侧额叶和基底节的病变,多个病灶均与抑郁的发生显著相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希祥;熊民;;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比观察[J];华夏医学;2007年02期

2 魏丽萍;梁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4期

3 梁燕;;1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1期

4 张晓冬;西英俊;;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19期

5 张淑军;赵红梅;;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23期

6 刘传浩,皮凤兰;支持性心理治疗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4年23期

7 郭爱松;李爱红;陈鑫;蔡俊燕;吴勤峰;;电针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年25期

8 聂斌;聂涛;;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6年09期

9 王清梅;刘跃晖;熊钰;;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10 祝丰奎;赵军;丁勇;;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才丰;;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1期

2 孙培养;储浩然;;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6期

3 蒋海华;时恒屏;徐艳;;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刘爱珍;;中风后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康复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罗澍韩;刘石梅;李耀东;丘斌;;电针、药物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22期

6 王晓玲;翟金盛;赵迎峰;王颖;;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2年01期

7 曾秀月;谢佩卿;薛志坚;蔡叶艳;孙玉姣;;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06年10期

8 唐旭洪;吴志敏;;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概述[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梁艳芳;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治疗[J];广州医药;2005年01期

10 陈丽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佳;针刺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状态神经元保护机制的差异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聂容荣;针灸调肝固本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黎小慧;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系统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杨丹;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林育立;电针治疗抑郁症文献计量学及其Meta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斯文;不同证型中风偏瘫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刘烜玮;隔玉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宁晓东;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方案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梅枝;道家认知疗法对神经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军辉;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许璇;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应用界值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祁建丽;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肖冰;涤痰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姗姗;初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0 陈秀慧;运用百会穴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对神经递质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希祥;熊民;;认知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比观察[J];华夏医学;2007年02期

2 王永芳;;脑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08年12期

3 王珠秀;侯瑞田;赵红莲;李舒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09年13期

4 李军祥;赵旭华;谭钦峰;;脑卒中后抑郁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8期

5 段书;肖晶;赵水平;朱熊兆;;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情绪的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6 喻昕;姜虹英;刘燕;;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干预[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朱凤玲;刘琳;曾昭祥;;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8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9 李建纲;张巧俊;高敬龙;袁海峰;骞健;于叔麒;吴仲恒;;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5-羟色胺含量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年02期

10 王馥梅;张俊玲;相风兰;周增超;王秀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静;脑卒中后抑郁对预后的影响[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2 单培彦,曹丽丽,迟兆富,麻琳,刘淑萍;卒中后抑郁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3 ;脑卒中后抑郁和情感不适与发病部位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1期

4 苏文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4期

5 孙忠华,潘秋兰,潘福祥;脑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3期

6 凌先传;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6例的疗效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年02期

7 钟雷,张继青;卒中后抑郁[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1期

8 吴丹红,李宗兰,沈向英,李承晏;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9 黄恩,陈平,程韬;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7期

10 杨雅莹,晏勇;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嘉林;;额叶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龙登毅;;关注脑卒中后抑郁[A];第十二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巧俊;;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林源绍;邵蓓;王虹;Kevin O' Byrne;李晓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雌激素保护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敏初;朱文娟;;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萍;段德香;卢红;赵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惠红;;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瑞友;王莉;李吉柱;赵丽霞;毛德军;;卒中后抑郁患者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隽莹;肖艳;;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巩法莲;李运刚;;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对运动康复的影响[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张昊;[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N];科技日报;2012年

3 辽溪;[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编译 李译;[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宋鲁平 柳妍;[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静;[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詹淑琴;[N];健康时报;2003年

8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耿同超;[N];保健时报;2009年

9 王梅;[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思远;卒中后抑郁早期检测和治疗的新视角:一篇单脑科中心112例卒中后抑郁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2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滨斌;益肾疏肝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程远;脑卒中后抑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炎彬;卒中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其小鼠模型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晋秀林;调肝扶脾、化痰通络法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蔡华;畅郁逍遥散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小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霞;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琳琳;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3 邓懿函;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申龙燮;脑卒中后抑郁患者SEP与血浆5-羟色胺的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5年

5 盛雷;益肾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翟飞;卒中后抑郁患者丘脑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7 任伟华;中风解郁汤结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8 李艳涛;卒中后抑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1基因表达的变化[D];新乡医学院;2015年

9 李凡;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勇军;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91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