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β42及CD40L对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Aβ42及CD40L对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 2012年
Aβ42及CD40L对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王宝萍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据最新研究发现我国≥65岁AD总患病率为5.8%(欧美为6.4%),85岁以上患病率为1/3。AD的发病率高于VD等其他类型的痴呆,并与年龄成正相关。据2005年统计全球有2430万痴呆患者,每年新增460万,每7秒全球新增1例患者。2010年世界范围内的痴呆花费约为6040亿美元。痴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据统计,老年性痴呆约占老年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一般AD诊断后存活期在5-20年,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病程的进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 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来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CD40与其同源配体CD40L与AD的病理机制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对CD40-CD40L通路的研究主要限于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血管损伤方面,而国外对该通路与AD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研究的较多。CD40-CD40L可以影响Ap的产生及清除,影响Tau蛋白磷酸化,亦可以通过Ap纤维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产生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加重神经炎症反应,多种途径启动并促进AD的病理机制的发生发展,进一步加重神经元损伤,阻断该通路可以减轻AD病理损伤。在PSAPP或TgAPPsw转基因鼠/CD40L基因缺陷鼠发现阻断CD40-CD40L可以降低Aβ诱导的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元损伤。目前认为Aβ1-42寡聚体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最强,在介导炎症反应方面是否也是最强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体外建立AD的炎性反应模型,用不同浓度的Aβ1-42单体、寡聚体及纤维体分别干预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检测炎症指标的强弱及神经元损伤情况。通过Aβ1-42寡聚体单独或联合CD40L分别干预小胶质细胞,并予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后,检测各组的炎症反应情况及对神经元的影响,探讨CD40-CD40L信号在Aβ1-42寡聚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的作用,寻找治疗AD的可能的靶点,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 1材料:昆明乳鼠(3天以内)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粤)2009-0011),澳洲胎牛血清(GIBCO), DMEM/F12高糖培养基(GIBCO),神经元无血清培养基(Neurobasal,, GIBCO),B27神经营养因子(GIBCO),胰酶(含EDTA,0.25%,吉诺),多聚L-赖氨酸(Sigma),青链霉素(双抗,Sigma),二甲基亚砜(DMSO,MP Biomedicats),六氟异丙醇(HFIP,Sigma),大鼠抗小鼠FITC标记的CD11b(OX42, eBioscience),鸡抗小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多克隆抗体(Millipore),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羊抗鸡抗体(Santa Cruz Biotechnology),DAB试剂盒(Santa Cruz),人工合成的生物晶体Aβ1-42(Sigma), CD40Ligand(eBioscience), CD40抗体(eBioscience), IFN-γ (eBioscience) FITC-大鼠抗小鼠CD40抗体(eBioscience), FITC-大鼠抗小鼠CD45抗体(BD,61008),PE-大鼠抗小鼠MHCⅡ抗体(eBioscience),同型对照(eBioscience),小鼠TNF-aELLSA试剂盒(达科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鼠LDH试剂盒(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仪器:超净工作台(中国,AIRTECH),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 Foma)、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APUS)、流式细胞分析仪(德国,Becton Dickinson),透射电镜(荷兰Philips CM10),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Beckman), SynerTMHT多通道酶标仪(美国,BIO TEK),消毒手术器械 2方法: 2.1细胞培养 2.1.1原代小胶质细胞培养:新生乳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大脑皮质,放入预D-Hanks液清洗2次,小心剥离脑膜和血管,0.125%的胰酶消化37℃,15min,终止后过滤,离心,计数,接种(DMEM/F12高糖培养基,含1%青、链霉素、20%胎牛血清)。24小时后全量换液、之后三天换液一次,至7-9天胶质细胞分层。上层细胞为圆形或椭圆,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下层细胞连成片主要是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轻轻摇晃培养瓶5min,收集上层细胞,半小时内差速贴壁法进一步纯化小胶质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小胶质细胞表面CD11b,阳性率大于95%,可以用于实验。 2.1.2原代神经元细胞培养:取材接种同原代小胶质细胞培养,不同的是第二天更换无血清神经元培养基(含1%青、链霉素,含2%B27神经营养因子),三天一次换液,4-5天左右形成神经网络结构,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五个显微镜视野下,平均每个视野棕黄色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90%以上。 2.2Aβ1-42寡聚体、纤维体、单体制作:将人工合成的Ap1-42晶体0.5mg用六氟异丙醇(HFIP)0.11m1溶解、重悬。室温条件下在通风橱内使HFIP挥发,Aβ1-42形成白色肽膜。然后用20u1二甲基亚枫DMSO溶解,稀释分装。4℃、24小时后即为Aβ42寡聚体;37℃、7天后即为Aβ1-42纤维体;而溶解好的Aβ1-42单体直接保存在-20℃备用。取5u1上述液体滴于含碳支持膜200目去离子铜网上,空气干燥1分钟后,用2%醋酸双氧铀负染1分钟,使用透射电镜鉴定。 2.3小胶质细胞炎性模型建立: 2.3.1不同浓度的Aβ1-42单体、寡聚体、纤维体对小胶质细胞的致炎作用比较:将分离纯化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以1×105/孔接种到六孔板中24h,分别将浓度为1ug/ml,5ug/ml,10ug/ml的Aβ1-42寡聚体及纤维体加入小胶质细胞,设立对照组,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24h后,分别收集上清液及细胞,并用夹心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TNF-α,取浓度为5ug/ml Aβ1-42寡聚体及纤维体干预过的小胶质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CD45及MHCII分子。2.3.2将分离纯化的小胶质细胞以1×105/孔接种到六孔板中,采取浓度为5ug/ml的Aβ1-42寡聚体单独及联合2ug/mlCD40L干预组、T细胞参与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物之一γ干扰素(IFN-γ)10ug/ml联合Aβ1-42组,并设立对照,培养24h后检测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水平及向抗原提呈功能转化情况;将干预过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继续培养神经元同时将不同干预条件直接培养神经元,分别培养24h检测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水平来观察神经元的损伤,随后用2.5ug/ml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通路后,继续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检测各实验组小胶质细胞炎症上清液TNF-α及神经元上清的LDH水平:严格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CD40及MHCII表达。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结果用x±s表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方差齐性用LSD法,方差不齐用Dunnett's T3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p0.05被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原代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小胶质细胞胞体圆形或椭圆形,伸出突起,多而短,也可见细长突起,活化后呈阿米巴样;流式细胞术鉴定纯化后的小胶质细胞,表面CD11b的阳性率在95%以上。 2.原代神经元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混合细胞4-5天后,胶质细胞因无血清而生长受抑制,神经元开始生长,并被培养基筛选为主要细胞,逐渐伸出轴突树突并开始形成网络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细胞为棕褐色,阳性率为90%以上。 3.不同形式的Aβ1-42的制作:制作成功的Aβ1-42寡聚体在透射电镜下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立体结构,长度、宽度及高度一般在10nm左右;纤维体为针状纵横交错的淀粉样纤维结构。 4.各组小胶质细胞上清液TNF-α的浓度比较: 4.1不同浓度及形式的Aβ1-42对小胶质细胞的致炎作用比较:浓度为1ug/ml,5ug/ml,10ug/ml的Aβ1-42单体、寡聚体及纤维体对小胶质细胞干预24h后,各组上清液TNF-α浓度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比较,浓度5ug/ml的Aβ1-42干预组TNF-α释放较其他浓度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寡聚体组较单体及纤维体组上清TNF-α释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CD40L对Aβ1-42寡聚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致炎作用比较:各组上清液TNF-α浓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CD40L或IFN-γ后与Aβ1-42寡聚体单独干预小胶质细胞比较,上清液中TNF-α释放明显增加,加入抗CD40抗体阻断后,发现上清TNF-α释放减少,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各组小胶质细胞表面CD45、CD40及MHCⅡ分子表达情况比较: 5.1不同形式的Aβ1-42小胶质细胞表面表达情况比较:浓度为5ug/ml Aβ1-42寡聚体及纤维体干预小胶质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CD45及MHCⅡ分子,寡聚体组较纤维体组,细胞表面的CD45及MHCⅡ表达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CD40L对Aβ1-42寡聚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表面抗原的影响:加入CD40L后小胶质细胞表面CD40及MHCⅡ分子共表达阳性率比单独Aβ1-42干预组高;加入抗CD40抗体后,二者的共表达阳性率较Aβ1-42单独及联合CD40L干预组下降。各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各组神经元细胞上清液LDH的浓度比较: 6.1不同浓度及形式的Aβ1-42对神经元的作用比较:浓度为1ug/ml,5ug/ml,10ug/ml的Aβ1-42单体、寡聚体及纤维体直接作用于神经元24h后,ELL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LDH的释放,浓度为5ug/ml不同形式的Aβ1-42干预组与其他浓度比较,LDH释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寡聚体干预组LDH释放增多最明显,其次是纤维体,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2各组CD40L及Aβ1-42干预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炎症上清液对神经元的作用比较:干预小胶质细胞的炎性上清液培养神经元后,ELL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LDH的浓度,Aβ1-42+CD40L组与Aβ1-42组单独干预组相比更能刺激神经元LDH的释放,加入抗CD40抗体组较Aβ1-42+CD40L组LDH释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上清液培养神经元,与用Aβ1-42等直接培养神经元比较,LDH释放明显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Aβ1-42单体、寡聚体及纤维体均可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寡聚体的致炎症效应最强。 2.Aβ1-42单体、寡聚体及纤维体均可诱导神经元的损伤,但致炎后对神经元的损伤更明显。 3.CD40L可以增强Aβ1-42寡聚体诱导的炎症反应,促进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促进小胶质细胞向抗原提呈功能转化,加重神经元的损伤。抗CD40抗体可以有效阻断上述炎症反应。说明CD40L与Aβ1-42寡聚体在促进炎症反应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9.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天瑞;李晓红;;他汀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01期
2 聂菁;李耀斌;周明;吕诚;;一种改良小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赵燕;杨明;崔建英;李颖;孙一光;朱小刚;王平;马杰;;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微粒CD62p、CD40L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3期
4 王琳,韩杰,张昱;Alzheimer病病人血清与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检测的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6期
5 王建秀;王德生;段淑荣;赵敬堃;王景贺;;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Aβ聚集状态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刚;姚明江;黄志斌;赵文明;李浩;刘龙涛;;还脑益聪方对老年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及海马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2 王宝萍;李东风;徐书雯;;原代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培养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2年06期
3 伍建明;徐霞;沈怡;陈盛强;王延平;成路林;黄绍宽;范海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TNF水平及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J];解剖学研究;2008年01期
4 王宝萍;徐书雯;;CD40-CD40L相互作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5 段秋琴;陈萍;陆小群;;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浆内毒素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05期
6 李玮;王新高;矫黎东;索爱琴;张健;;轻度认知障碍脑脊液细胞因子与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关系[J];临床荟萃;2006年19期
7 高海燕;王曙光;段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细胞因子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8 罗廷福;李家富;何涛;冯健;龚武田;;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氧通路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6期
9 韩杰,李明,郑莉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多种细胞因子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10 李玮,孙圣刚,童萼塘,王新高,矫黎东,李春阳,彭海;轻度认知损害病人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传勤;高胆固醇对AD大鼠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2 李静;血管危险因素及脑缺血对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张杰;独活抑制阿尔茨海默病Aβ大鼠模型免疫炎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苗建亭;S14G-Humanin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效应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朱书秀;电针对Alzheimer病大鼠额叶与海马区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6 王耀羚;针刺神门穴治疗老年性痴呆的PET成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汪泽栋;两种频率电项针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分子机制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林芝;S14G-Humanin对Aβ_(31-35)诱导的痴呆模型大鼠的效应作用及机制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马旭慧;煤工尘肺大鼠脑皮层损害与ICAM-1和COX-2表达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璐;补元聪脑汤治疗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胡佳;“还脑益聪方”的药学工艺研究及川芎中有效成分的分离[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徐志熊;脑出血患者血清、脑脊液IL-1β、P选择素含量变化测试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孙威;地塞米松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杨雪飞;板蓝根的提取方法及其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6年
8 葛小平;脑灵汤对阿尔海默病大鼠TGFβ1及TNFα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9 胡雪影;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Balb/c老年小鼠IRP与AD样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小月;电针对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虎;朱长庚;魏瑛;王伟;;小胶质细胞纯化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1期
2 陈涛;张秀清;唐吉友;;Rho/ROCK信号通路与中枢神经轴突再生[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3期
3 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赖珩莉;陆林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雪 ,万有;吗啡耐受新说——受体寡聚体形成调节受体内吞与吗啡耐受[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2 王建秀;王德生;段淑荣;王宇虹;;Aβ42寡聚体对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2期
3 王德生;王建秀;段淑荣;赵敬堃;王景贺;郭彩玲;张凤民;;FZS中药合剂对Aβ42寡聚体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03期
4 陈文琼;刘永东;;不同添加剂对重组人α干扰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16期
5 王建秀;王德生;段淑荣;赵敬堃;郭彩玲;张凤民;;FZS中药合剂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王剑虹,何长民;肽核酸寡聚体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年03期
7 钱淑文,冯琼,朱粹青;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Munc-18表达的调节[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2期
8 冯辉,李校堃,吴晓萍,苏志坚,郑青,黄亚东;减少寡聚体形成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改造[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1期
9 张晶;抗原识别受体复合物结构及信号传导的新概念[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1期
10 王建秀;王德生;段淑荣;赵敬堃;王景贺;;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不同Aβ聚集状态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杜怡峰;;Aβ寡聚体的制备与鉴定[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袁钻宁;窦非;;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Aβ寡聚体抗体的筛选[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建秀;段淑荣;王德生;赵敬堃;;Aβ_(42)与Aβ_(42)寡聚体的生物学性质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陈媛梅;;C_(28)的环状寡聚体的结构与稳定性[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丽玲;杜怡峰;;JAK/STAT途径介导Aβ寡聚体诱导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冯丹;曾宗浩;;晶体中的蛋白分子堆积分析[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胡海宇;向俊峰;陈传峰;;菲咯啉二酰胺体系中二级与超二级结构转化[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李潇;詹传郎;王要兵;姚建年;;吡啶酰亚胺寡聚体[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贺俊芳;陈晖;张苏娟;罗志徽;刘晓;王水才;;LHCⅡ寡聚体中类胡萝卜素分子的光保护动力学[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章兴国;蔡志宏;黎孝芹;;高耐磨紫外光固化涂料[A];中国辐射固化研讨会’04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香红星;[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2 庄愉;[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颖;两种多酚类物质对Aβ42聚集和毒性的影响及Aβ1-16毒性和炎症反应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贺燕;纤丝状Aβ_(1-42)与Aβ_(1-42)寡聚体诱导阿尔茨海默氏病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超微结构变化、炎症因子表达及海风藤的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付新苗;结核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调控分子伴侣活性的结构基础[D];清华大学;2004年
4 李洪涛;多巴胺类似物抑制α-synuclein蛋白积聚的分子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5 崔理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中Aβ42靶点的天然药物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矫健;雷公藤单体T10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抗炎及神经营养保护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刘永哲;不同全麻药对老年大鼠获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魏海燕;酵母朊蛋白Sup35NM体外淀粉样纤维形成与解聚的动力学及其细胞毒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周现锋;基于超分子组装构建基因疫苗的非病毒载体[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昌治;基于寡聚芳酰胺受限构象的分子识别和一类富勒烯自由基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海风藤提取物对Aβ寡聚体诱导小胶质细胞释放IL-1β、IL-6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龙;Aβ_(1-42)寡聚体对PC-12细胞胰岛素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3年
3 孙婧霞;NALP1/Caspase-1在Aβ_(1-42)寡聚体诱导AD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D];桂林医学院;2013年
4 畅红;Bt毒素寡聚体形成与脂筏的关系以及钙粘蛋白的免疫检测技术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肖硕;Aβ寡聚体选择性单抗对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治疗效果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谭现伟;Aβ_(1-42)寡聚体制备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陈林丽;研究Aβ寡聚体相互作用蛋白的新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娅丽;β-淀粉样蛋白单体和寡聚体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内吞、转运及降解机制的探索与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郁东;胰岛素与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的共同作用对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孙彬;海藻糖抑制淀粉质β多肽聚集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Aβ42及CD40L对原代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神经元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9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