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7-01 13:41

  本文选题:抑郁症 + 单胺类神经递质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摘要】: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从炎症反应学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学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学说、神经营养因子学说以及多因素综合作用共5个方面总结其发病机制。
[Abstract]:Depression is an affective disorder caused by many factors, and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e pathogenesis of HPA was summarized from five aspects: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eory,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and its receptor theory,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 axis dysfunction theory, neurotrophic factor theory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action.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理学教研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9400434)
【分类号】:R74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辉;;你了解儿童抑郁症吗?[J];大众心理学;2004年09期

2 土人;;抑郁症:心灵感冒不容忽视[J];温州人;2011年11期

3 贾东立;;警惕:抑郁症就在你身边[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4 ;感叹号!抑郁症![J];科技与企业;2010年03期

5 麦良辉;;抑郁症概述[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8期

6 ;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1年08期

7 易淑华;;微笑型抑郁症——中年人的无形心理杀手[J];大众心理学;2006年11期

8 王蕾;李丽;;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任利翔;罗轶凡;高威;白艳梅;宋少江;吴英良;;知母总皂苷对慢性温和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年04期

10 唐江琼;秦旭平;;抑郁症与心脏病[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跃华;张兰凤;;抑郁症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目标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师建国;;抑郁症的识别与心理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莹;周成业;刘朋;王云凤;;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与发病部位的Logistic回归分析[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达;许唯;占宏伟;刘洪彪;;抑郁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关系的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C];2009年

5 樊浩华;;抑郁症患者的人身安全监控[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吴珂;;脑卒中病人与抑郁症[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林有道;倪秀英;;慢性精神分裂症203例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A];中国民政精神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张卫华;;抑郁症相关的慢性失眠的鉴别:附个案2例[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培琰;;神经可塑性——抑郁症病理生理的新探索[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石任兵;王庆国;孙建宁;刘斌;畅宏升;李军;陈玉平;李宵;;四逆散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与抗抑郁药物创新[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3G时代如何防抑郁[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郑石隐 实习生 张送萍;抑郁症反思录:一个公务员的非正常死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张献怀;抑郁症: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N];大众科技报;2011年

4 朱文娟;切勿忽视大学生抑郁症状[N];威海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强晓玲;“林黛玉就是典型”:专家把脉抑郁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朱本浩;抑郁症并非全由“心病”所致[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胡伟力;怎样诊断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8年

8 ;抑郁症,,离你有多远[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9 蒲昭和;早晨散步有益于缓解抑郁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禾丰;女性——谨防抑郁症状[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强;高压氧改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症状的效用和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陈运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抑郁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胡华;抑郁症动物模型与脑血管因素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常翼;抑郁症视觉前注意加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从恩朝;儿童期性侵犯与女性抑郁症的风险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郭晓云;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CMS抑郁症大鼠模型神经生化及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8 吴辉;辽宁省医护人员中职业紧张反应、职业紧张源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晓华;抑郁症遗传模式及其与CREB1、BDNF基因的关联和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吉;舒肝解郁饮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2 黄志娟;产舒颗粒调节产后抑郁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单良;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甘丙肽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症及其和预后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5 杨安芳;住院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孔繁鑫;郁乐方治疗心肝郁热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浆5-HT、NE水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霍晓敏;五周龄大鼠长期应用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对成年期行为及脑增食素水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8年

8 王新;阈下抑郁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蕾;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胡安艳;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家庭、学校因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87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087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