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和逆转NET及5-HTT表达异常涉及文拉法辛的抗抑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enlafaxine on depression induced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imulation in ra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 and serotonin transporter (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 in hippocampus. Methods Eighty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pen field test scores: normal control group, (NG), model group, normal control group, (VNG) treated with (MG), venlafaxine and model group (VMG). Treated with venlafaxine, respectively. The rat model of depression was established by the method of solitary nourishment combined with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imulation of (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 and the same volume of solvent was given daily in the administration group (23.4 mg kg-1 d-1), NG and MG group). The depressive behavior of rats was evaluated by forced swimming (force swimming) test,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nd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alondialdehyde,MDA) in serum of rats were detected by biochemical method, and the 5-HTT in hippocampus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NET mRNA expression,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5 HTT net protein in hippocampu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G group, the immobility time of M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SOD was decreased, the serum MDA content was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5-HTT in hippocampus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NET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in MG group. Venlafaxine could inhibit the changes induced by CUMS, but venlafax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behavior, SOD,MDA, 5-HTT and NET expression of normal control rats.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 of venlafaxine inhibit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duced by CUS is at least par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balance and reversal of abnormal expression of 5-HTT and NET in the brain.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基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2013JCYJA10040)
【分类号】:R7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小娅;李娜;费慧芝;王涵;文威;周岐新;;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的非转运体抑制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9期
2 李娜;王涵;文威;周岐新;;改善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及NET和5-HTT表达与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有关[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有志,聂惠民,张德昌;柴地合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大脑前额皮质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贺立娟;王玉来;马玉峰;郭蓉娟;赵秀梅;李丹;杜雅薇;尹岭;;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IL-6、TNF-α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2年05期
3 周海虹;陆lN;陈艳玲;朱红梅;王训;胡纪原;韩咏竹;;柴郁温胆汤对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4 徐舒;陈合兵;李洪;张琪;蔡红兵;颜贤忠;吕志平;;“肝郁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6期
5 赵博;贾玉民;时京珍;吴大梅;张小容;;抗郁散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5-HT_(1A)R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6 倪贵华;邵蓓;范红;;束缚应激对卒中后大鼠的影响及帕罗西汀的干预作用[J];重庆医学;2010年09期
7 魏志榕;王健;;健脑安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体重及行为学影响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张峰;李法曾;;贯叶连翘对应激大鼠生长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8年01期
9 李庆娇;安书成;;海马NMDA受体和NOS在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J];动物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崔彦芝;韩亚光;罗荣城;杨海青;姜达;;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Biochemical mechanism studies of venlafaxine by metabonomic method in rat model of depression[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范军铭;;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黄学宽;;电针“四关”穴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苏芬丽;高维;涂继莹;李焕德;;文拉法辛在抑郁症模型大鼠体内生化机制的代谢物组学研究[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黄世敬;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开心解郁方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干预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杨君军;;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华德;金灵青;娄冉;;电针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10 罗斌;唐启盛;司银楚;侯秀娟;徐向青;;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的表达的改变[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霞;K-ATP通道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孔辉;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大龙;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莹;药物难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症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党永辉;腹外侧眶皮层参与抗伤害感受与情绪调节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6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韩毳;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8 吕梅;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贾宝辉;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李文迅;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形态结构和海马nNOS mRNA及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肝郁血瘀型宫环出血病病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亚楠;年龄相关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GDNF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茉弦;不同时期产前应激对大鼠子代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董素平;海马NMDA受体参与慢性应激经SP-NK1受体通路诱发抑郁样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婷;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与海马Glu和GABA水平变化及其受体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瑜;孕前慢性温和应激对子代小鼠神经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涵;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与BDNF、CORT、NET和5-HTT表达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娜;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与HPA轴、BDNF、NET及5-HTT表达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骆春梅;细胞因子在应激所致抑郁中的病理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宝仙;心身1号对慢性应激大鼠血清SOD、MDA及结肠c-fos、caspase-3干预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妍;杨健;况利;;伴抑郁症状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BDNF表达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1期
2 陈红霞;张黎明;张有志;赵楠;李锦;李云峰;;胍丁胺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1期
3 李娜;王涵;文威;周岐新;;改善氧化/抗氧化应激平衡及NET和5-HTT表达与瑞波西汀抗抑郁作用有关[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建林,王祖承,舒良,周东丰,蔡焯基,马崔,肖计划,贾艳滨,王向群,李惠春,张心保,梅其一,丁宝坤;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开放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03期
2 杨甫德,吉中孚;文拉法辛的治疗优势[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0年06期
3 曾祥刚,聂兵;文拉法辛治疗焦虑症30例[J];中国药业;2004年08期
4 钱东丽,杨广声,王长虹;文拉法辛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4年09期
5 袁勇贵,张石宁;不同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6 钱敏才,孙菊水;文拉法辛缓释剂(24例)与氯米帕明(25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7 李洪祥 ,王琦 ,翟淑华;文拉法辛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年03期
8 韦盛中,罗亚农;文拉法辛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9 曹中昌;文拉法辛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疗效概述[J];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03期
10 张明秀,杨汉清;文拉法辛治疗60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娜;赵兴蓉;胡静;许秀峰;王廷华;;文拉法辛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老年大鼠海马血管生成素-1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娜;胡静;赵兴蓉;许秀峰;;文拉法辛对老年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任昌;;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开放性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禹海航;钟海云;马宁祥;周东升;刘堂龙;;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和焦虑共病的疗效对照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力三;汪洋;牟玉婷;胡婵艳;胡兴越;刘娜;陈炜;;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及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战玉华;韩继阳;夏静;何强;邵云;;喹硫平联合文拉法辛及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比较[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夏青春;;文拉法辛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临床分析[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金卫东;马永春;;文拉法辛治疗焦虑障碍(一)治疗强迫症[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钱敏才;林敏;沈鑫华;钟华;朱毅平;扬剑虹;;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固定剂量平行组随机对照研究[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辉;范征莉;黄学萍;;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慢性疼痛抑郁症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福新;文拉法辛可治糖尿病神经痛[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陈福新;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可治疗疼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崔露阳;FDA批准文拉法辛治疗惊恐障碍[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焦虑抑郁症药物选择[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江苏 陈晓睛;警惕老年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6年
6 主任医师 陈福新;抗抑郁药使用八原则[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主任医师 陈福新;抑郁症用药需注重伴随症状[N];大众卫生报;2008年
8 陈福新;抑郁症用药有讲究[N];医药经济报;2008年
9 魏开敏;焦虑及焦虑抑郁的药物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杨宣斌 史美甫;抗抑郁新药有何不良反应?[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娜;慢性应激老年抑郁大鼠海马血管新生的变化机制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2 郭晓云;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CMS抑郁症大鼠模型神经生化及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3 彭代辉;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冯书芳;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沈一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抗抑郁药疗效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雨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文拉法辛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宋红丽;利培酮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改善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鲁芸;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范穗强;加味柴胡桂枝汤合并文拉法辛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回顾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5 刘阳;难治性抑郁症认知功能特征与疗效的初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6 苏芬丽;文拉法辛在抑郁症模型大鼠体内生化机制的代谢物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杜静;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8 高代林;难治性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志阳;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特征、SPECT特征、辅助检查项目和费用及药物疗效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兰英;柴胡疏肝散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3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34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