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4年
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
文锶
【摘要】:产后抑郁是产科最为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其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对产妇自身、其配偶以及新生儿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产后抑郁提供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当药物治疗被证明对新生儿有负面影响后,心理治疗的优势得以凸显。在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之前理解产后抑郁的形成过程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抑郁的习得性无助和无望模型,以及完整结构的控制感概念为理论依据,选取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以探讨产后抑郁的形成过程和致病机制。由于过去研究工具的局限性和不符合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因此,本研究自编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和失控感量表,并采用归因风格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的被试为产后1年以内的产妇。 研究结果发现:(1)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共37个题项,有7个维度。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在0.69-0.93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适配度指标为χ2/df=1.72,p0.001,GFI=0.84,AGFI=0.81,RMSEA=0.05,IFI=0.91,TLI=0.89, CFI=0.90,PGFI=0.70,PNFI=0.70:量表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在0.70-0.86之间;各因子平均方差抽取量在0.41-0.60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2)失控感量表共17个题项,有3个维度:无助感、无能感和无望感。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在0.73-0.85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适配度指标为χ2/df=1.51, p0.00],GFI=0.94,AGFI=0.92,RMSEA=0.04,IFI=0.96,TLI,=0.95,CFI=0.96,PGFI=0.71,PNFI=0.76:量表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在0.73-0.84之间;各因子平均方差抽取量在0.44-0.54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3)对于产后1年内的产妇而言,其产后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其自身的抑郁归因风格对产后抑郁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这种调节作用被失控感完全中介;(4)包括无助感、无望感和无能感三个维度的完整结构的失控感是产后抑郁形成的近端必然因素;(5)归因风格问卷的5个负性事件条目用于测量产后1年以内的产妇的抑郁归因风格时,其所涉及的三个维度:内在性-外在性维度,稳定性-不稳定性维度,全局性和特异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本研究为妇女保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信效度检验表明,产后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和失控感量表都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是测量产后负性生活事件和失控感的适宜工具。本研究所验证的产后抑郁形成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丰富了探索产后抑郁致病因素和机制的研究,即产妇的抑郁归因风格通过产妇的失控感调节了产后负性生活事件与产后抑郁的关系。其中,产妇的抑郁归因风格包括内在性、稳定性和全局性三个维度,产妇的失控感包括了无助感、无望感和无能感。研究结果为产科临床工作者,特别是产科一线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产妇的心理护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即可以通过压力管理与应对、归因风格重塑和控制感的获得三个方面对产后抑郁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刚;;儿科临床合理用药[J];儿科药学杂志;2008年05期
2 陈丹;王卫红;何彩云;汤华清;刘丽华;;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3 盛苏娜,张新波,翟书涛,万志英;产后抑郁症15例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6年06期
4 徐晓阳,姚珍薇,张丽伟,王焕英,周勤;产后性问题与产后保健服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年06期
5 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年06期
6 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7 郭文斌,姚树桥,蚁金瑶,彭纯子,杨碧秀;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马甜语;;当代心理学关于乐观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3 潘发达;;情绪归因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金靓艳;李智平;;儿科急诊药房不合理处方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01期
5 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3期
6 袁莉敏;李健;许燕;;气质性乐观在国内外的测量概况[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冲;刘铁桥;陈洁;郑敏婕;;自我概念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年04期
8 侯佳捷;郑涌;;归因方式与学生健全人格养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2期
9 余欣欣;郑雪;;大学生乐观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马艳;;国内乐观研究述评[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晓菲;毕重增;;潜意识成就目标对个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刘伟;孔晶;韩标;魏育林;;音乐放松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治疗作用的临床个案分析[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赵秀芝;异位宁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调节和凋亡调控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汤月芬;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影响、相关危险因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8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谢日华;产后抑郁与社会支持、神经递质及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刘锦英;基于知识获取视角的创新决定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笳;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业成绩与其发展背景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冰;初中生自我分化与非理性信念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4 沈荣;产后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其心理干预效果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岚;初中生乐观人格特质初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天宇;大学生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丁亚军;焦虑诱导酒依赖模型:基于特质焦虑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骆莎;归因风格与若干工作态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对离职决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玉兰;高职生气质性乐观、归因风格现状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日华;何国平;罗阳;;产后抑郁症及其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2 李虹;大学校园压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徐馨琦,方平,卫海燕;青少年抑郁研究理论及研究展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5 张雨新,王燕;归因方式和抑郁[J];心理学报;1989年02期
6 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7 金燕志,彭涛,王联,张青;产后抑郁症的筛查标准及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1995年05期
8 祝贺;宋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马海鸥;孙晓杰;;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23期
9 郭蓬春,林明理;性功能障碍妇女的心理卫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年01期
10 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王志红;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1期
2 孟勇;郭娟;李森;;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孟勇;郭娟;李森;;大学生归因风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焰,李祚;特质焦虑与某些人格因素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5 俎海珍;卢国华;董兰;吴青;;大学生归因风格、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6 赵倩;;大专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7 朱跃华;张载福;邵海燕;黄恩;胡纪明;尹浩冰;余柳霞;王卫平;;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归因风格、认知态度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2期
8 王高华;唐记华;王晓萍;白雪光;刘忠纯;李洁;;抑郁障碍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应对方式归因风格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9 宋芳;张丽华;;朝鲜族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10 姜玉飞,黄恩,邵海燕,朱跃华,胡纪明,张载福,尹浩冰;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霞;邹泓;;对社会支持的归因与初中生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微光;程素萍;;父母教养方式、子女自尊和归因风格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金刚;徐光兴;;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其归因风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福军;王晖;施昕强;;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林致;秦阳;刘颖;;管理人员文化取向与成败归因风格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伊生;杜晓燕;;蒙古族青少年归因风格发展特征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杜学礼;;归因风格及情绪对组织公正感形成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大伟;刘永芳;;归因理论在管理者决策中的应用[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9 童佳瑾;王垒;王天文;;思维方式对归因偏差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彭思嘉;王有智;;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会志;内隐领导理论的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焦霞;大学生应对效能、归因风格与自我宽恕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2 兰贵桃;诺布效应及其与归因风格、行为角度关系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雪;大学生归因风格、宽恕及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游洁;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和寻求社会支持与帮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奕慧;不同归因风格大学生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6 骆莎;归因风格与若干工作态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对离职决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文锶;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肖玉兰;高职生气质性乐观、归因风格现状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玉华;上司不当督导对下属负性情绪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3年
10 蒋洁;青少年归因风格、学业自我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产后负性生活事件、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4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