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社区日间康复模式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10-13 02:14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4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干预组给予持续6个月的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于干预前、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价康复疗效。结果干预6个月,干预组GWB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R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日间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作者单位】: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邵阳市精神病院护理部;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0SK3202) 邵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4ZD14)
【分类号】:R74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付凤珍,刘琳,郭军,马振芬,詹来英;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2 邓春继;栗克清;杜波;原岩波;;日间康复训练对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3 赵环;;从“关闭病院”到“社区康复”——美国精神卫生领域“去机构化运动”反思及启示[J];社会福利;2009年07期

4 唐英;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5 徐奇;姚志珍;吴留发;傅伟忠;卢瑛;;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凌,李育红,杨昆英,左津淮;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2 谢激扬;;通络消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6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年06期

3 张秀梅;;化郁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4 沈玉莲;范宜文;郭丰义;武翠萍;;按摩耳压综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遗尿的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5年12期

5 张翔;胡慧娟;臧同;;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J];北方药学;2011年11期

6 周平;张勇;;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赵海梅;姜红;;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8 司维;;自拟方治疗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年06期

9 李春桂;苗桂珍;朱学敏;;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年05期

10 谢素芳;谢小青;;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0例护理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菊;;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尊水平的影响[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英姬;;有关精神康复的研究[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3 叶莉军;陈凯;李冬琴;;强化疗法在住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4 黄慧玉;邬春华;王群;彭乐存;;社会工作者介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评价[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5 朱艳玲;黄文芬;李晓雯;高欢;;义工参与精神康复活动对病人院内康复影响的调查[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6 王善澄;;精神分裂症与康复[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7 刘力军;;阳性强化方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衰退的研究[A];2008年度全国第六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阎加民;王建强;;青年学生心理咨询637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文斌;赵群峰;汤义平;裘银虹;;解郁汤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观察[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郭红利;崔奎友;陶玉芬;李振波;罗小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家庭干预三年的随访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邓云龙;功能性躯体不适及其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池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杨傲然;参知健脑片组分配伍对拟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谢利军;补肾调气法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电生理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曹美群;冠心病伴抑郁发作及其血瘀证、痰浊证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娜云;不同部门主办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图农;抑郁个体内隐记忆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靖;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陈丽萍;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5 曾彦英;精神分裂症中抗精神病药的效应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桂平;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7 洪永波;电针治疗失眠伴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李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桨IL-6、sIL-6R及IL-13水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杨静;解郁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苏衡;认知暴露疗法在应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佐宁;;精神分裂症的康复问题[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2年04期

2 付凤珍,刘琳,郭军,马振芬,詹来英;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邓春继;栗克清;杜波;原岩波;;日间康复训练对首发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效果的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林勇强,张献共,郑少雄,陈平舟,洪晓虹,庄希航,卓永宁,李斯特;汕头市精神分裂症社区三年康复疗效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8年05期

5 赵红梅;李文秀;何锐;;社区康复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年06期

6 赵云;胡卫红;袁前;陈若虹;;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7 唐英;长期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6期

8 郑宏;陈思路;牛昕;黄嘉俊;周路佳;汤爱娣;;社区综合服务团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01期

9 赖小玫;秦千子;李爱平;郭伟能;韦艳灵;许艳子;;社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42期

10 徐文炜;袁国桢;张紫娟;张凤娟;查智群;吴二南;张恒;程明媚;;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技能训练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548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548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