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白癜风对光老化程度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3
【摘要】:目的:测量白癜风患者皮损处和正常皮肤的光谱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白癜风诊断的辅助信息,探寻白癜风光谱特征代表意义。 方法:确诊的白癜风患者确定受累范围后,以365nm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使用海洋光学USB2+F02243光谱仪分别测量白癜风皮损处和正常皮肤365nm处光发射率,对同一患者进行比较。确诊的白癜风患者确定受累范围后,以308nm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使用海洋光学USB2+F02243光谱仪分别测量白癜风皮损处和正常皮肤350nm-1000nm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强度,对同一患者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白癜风部位反射率高于正常皮肤。白癜风皮肤的反射率较正常皮肤升高11%-23%。白癜风皮损光谱图较正常皮肤出现358nm和491nm两处荧光峰,且两峰间波长的荧光强度白癜风部位亦增强。白癜风皮肤超出正常皮肤的光谱强度的P值为0,且其分布满足标准正态分布(最大值为855.1282%,均值为99.9773)。 结论:白癜风皮损光谱在358nm和491nm两处荧光峰,可用于白癜风的辅助诊断。黑素和黑素细胞可以吸收光线,且能减轻或不发生光化学反应,起到减轻紫外线对皮肤损伤的作用。 目的:通过确诊面部受累白癜风患者临床照片图像分析,研究白癜风与皮肤光老化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对门诊通过紫外灯确诊的面部受累白癜风患者,使用皮肤分析仪对白癜风受累部位及对称正常皮肤进行标准拍照,白癜风部位和对称正常皮肤图像放大5-10倍,比较两处皮肤纹理数量和深度,以皮肤纹理严重作为光老化评价指标比较白癜风皮损和正常皮肤,分析白癜风和光老化的相关性。 结果:白癜风患者192例,比较皮肤部位259处。白癜风部位较对称正常皮肤纹理重59处,占22.8%;白癜风部位较对称正常无差异128处,占49.4%;白癜风部位较对称正常皮肤纹理轻72处,占27.8%。对40岁以上受试者以病程2年为界进行校正x2检验,x2=0.13,查x2界值表0.5P0.75,40岁以上白癜风患者皮损纹理轻重的病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白癜风与正常皮肤光老化程度因为病程短约半数无肉眼可见差异,有差异的患者中白癜风部位光老化重者比光老化轻者比例稍低,提示白癜风可能延缓光老化进程。 目的:通过外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尝试建立白癜风动物模型。 方法:C57BL/6小鼠4只,雌雄各半,将小鼠背部备皮,分成4个区域,2处分别用5%和10%H2O2每日2次外涂,涂至局部皮肤漂白止。另两处不处理作为对照,定期备皮,每日观察,实验时间2个月。 结果:实验中皮肤局部发生漂白、结痂,厚痂脱落后可遗留瘢痕。5%和10%H2O2区域实验过程中及实验终点均未见色素减退斑,紫外灯下未见亮白荧光,组织病理学检查有表皮增厚,皱褶消失,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散在色素颗粒,未见明显表皮色素减少,真皮胶原层增厚,胶原纤维排列紧密、紊乱,真皮内嗜色素细胞明显增多。S-100染色阳性黑素细胞数量稍减少。 结论:H2O2可以损伤黑素细胞,同时发生表皮增厚,结缔组织重建,与白癜风改变不符,外用H2O22月建立白癜风动物模型不成功。 目的:通过有色小鼠C57BL/6和白化小鼠BALB/c进行模拟日光照射,诱导皮肤光老化,观察皮肤色素含量差异对光老化程度的影响。 方法:SUV-1000日光紫外线模拟器模拟日光对C57BL/6和BALB/c小鼠各10只,相同条件下照射,照射剂量为亚红斑剂量,照射12周。对照组C57BL/6和BALB/c小鼠各7只,不做干预。观察照射区皮肤粗糙及纹理,实验终点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光老化程度。 结果:C57BL/6小鼠皮肤颜色灰白,色素含量高。BALB/c皮肤粉红,色素含量少。照射后皮肤质地粗糙、干燥,有细薄白色鳞屑。皮肤组织HE染色见:角质层增厚、致密,表皮由5-10层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周围有空晕的角质形成细胞较多,皱褶变浅。胶原排列紧密,界限欠清,间隙消失,可见嗜伊红物质沉积。真皮内可见散在组织细胞。Masson染色见明显蓝色胶原纤维,胶原束变细、断裂,边界欠清晰,极性消失,胶原束间隙接近消失。弹力纤维周围不规则沉积稍增多。干预组小鼠2种属间组织学高倍镜视野(HP)下未观察到差异。 结论:小鼠光老化模型12周可以建立。小鼠肤色对光老化程度的影响通过12周实验组织学改变不能发现明显差异,更长时间研究(和/或更小的光强度)可能有意义。光老化程度评价困难,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49.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励;王雷;孙林潮;;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11期

2 尤雪;;白癜风病人慎服维生素C[J];人人健康;2007年09期

3 杨海平;徐丽霞;顾恒;;白癜风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5期

4 李海涛;;单纯窄波UVB治疗150例白癜风患者疗效评价[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5 宋兆友;;螺旋藻片与活力苏治疗白癜风初探[J];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04期

6 ;治白癜风有哪些药物?[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05期

7 李增银;去补尿素霜治疗白癜风24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1年02期

8 周崇庆;治疗白癜风验方[J];农技服务;1999年11期

9 丁创业;丁晨旭;;宧莶草治疗白癜风[J];中医杂志;2001年04期

10 吴小妮;王连庚;;刘德让:让白癜风退却[J];协商论坛;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铁牛;;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马春林;;中医免疫平衡三联疗法治疗白癜风40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许冰;胡中荣;;白癜风循环sFas的表达[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吴余乐;周展超;戎惠珍;厉建鸣;刘季和;;高能超脉冲CO_2激光在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余婷婷;曹宇;朱红柳;闵仲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余婷婷;曹宇;朱红柳;闵仲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玲;李春英;高剑;李凯;高琳;高天文;;GSTs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白癜风关联性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绍信;;消斑丸治疗白癜风100例临床观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徐前喜;杜娟;张建中;朱铁君;;白癜风皮损转化生长因子β_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吕静;;白癜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治疗[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铁国;遗传和代谢为白癜风病因[N];健康报;2002年

2 ;治白癜风方[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3 谢文;治疗白癜风新技术将面向全国推广[N];科技日报;2009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白癜风治愈还有多久?[N];健康时报;2010年

5 孟娜 本报记者 李一凡;与白癜风“较真”三十载[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李萌;用发明扬名中外 靠责任铸就伟业[N];新农村商报;2011年

7 湖南省中医院教授 欧阳恒;白癜风能治愈吗?[N];大众卫生报;2002年

8 乔树芳;巧治白癜风[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本刊编辑部;白癜风能不能治好[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慕欣;白癜风:易诊断 难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搜寻中国人群白癜风免疫相关基因[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权晟;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胡大雁;HLA-Ⅱ类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白癜风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杨莉莉;Teff/Treg在寻常型白癜风黑素细胞破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刘江波;白癜风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6 宋业强;白癜风中医文献与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朱彦君;酚—巴豆油对皮肤光老化疾病的治疗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8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梁燕华;中国汉族人白癜风易感位点的精细定位[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淼;FAS凋亡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白癜风相关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亮;白癜风对光老化程度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刘宝珩;白癜风黑素刺激素受体1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梁晓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介素-10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晶;氧化应激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5 屈铭一;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6 萧名棋;成人白癜风患者心理水平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邝福军;二黄补白汤对白癜风(营卫失和型)T细胞亚群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郭静微;850例白癜风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文静;人表皮光老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丽颖;谷氨酸信号通路在淋巴细胞及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58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