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与血清孕激素、叶酸、五羟色胺的相关性研究
【图文】:
2·3 更年期组血中5-HT与孕酮、叶酸的相关分析 以更年期组的血清5-HT水平为变量,以血清孕酮、叶酸水平为自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表2 3组间血清叶酸、孕酮、5-HT水平比较(x±s)组别例数叶酸(ng/ml)孕酮( ng/ml) 5-HT (ug/ml)Ⅰ30 7·480±1·741 14·149±2·633 0·160±0·061Ⅱ30 9·980±1·854 7·709±1·245 0·209±0·081Ⅲ30 9·267±1·693 21·328±0·796 0·193±0·048P值①0·000 0·031 0·011②0·125 0·000 0·346③0·000 0·011 0·027 ①表示Ⅰ组和Ⅱ组比较,②表示Ⅱ组和Ⅲ组比较,③表示Ⅰ和Ⅲ组比较表2表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1),且两组更年期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生育年龄期妇女(P值分别为0·000和0·011)。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11);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明显低于生育年龄妇女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27);更年期妇女正常组与生育年龄妇女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25和0·346)。图1 血清孕酮与5-HT水平的相关性图2 血清叶酸与5-HT水平的相关性 图1表明更年期组血清孕酮与5-HT水平呈负相关(P=0·040),图2表明血清叶酸与5-HT水平呈正相关(P=·2434·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第21卷
2·3 更年期组血中5-HT与孕酮、叶酸的相关分析 以更年期组的血清5-HT水平为变量,以血清孕酮、叶酸水平为自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图1和图2。表2 3组间血清叶酸、孕酮、5-HT水平比较(x±s)组别例数叶酸(ng/ml)孕酮( ng/ml) 5-HT (ug/ml)Ⅰ30 7·480±1·741 14·149±2·633 0·160±0·061Ⅱ30 9·980±1·854 7·709±1·245 0·209±0·081Ⅲ30 9·267±1·693 21·328±0·796 0·193±0·048P值①0·000 0·031 0·011②0·125 0·000 0·346③0·000 0·011 0·027 ①表示Ⅰ组和Ⅱ组比较,②表示Ⅱ组和Ⅲ组比较,③表示Ⅰ和Ⅲ组比较表2表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孕酮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1),且两组更年期妇女血清孕酮水平明显低于生育年龄期妇女(P值分别为0·000和0·011)。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11);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明显低于生育年龄妇女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27);更年期妇女正常组与生育年龄妇女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5-H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125和0·346)。图1 血清孕酮与5-HT水平的相关性图2 血清叶酸与5-HT水平的相关性 图1表明更年期组血清孕酮与5-HT水平呈负相关(P=0·040),图2表明血清叶酸与5-HT水平呈正相关(P=·2434·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第21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锡永,王悦,吴飞,王淑杰,秦静,张丽芬;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2年02期
2 郭锡永,王悦,吴飞,计秀生;更年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3年07期
3 戴美珍;叶酸及其在产科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年04期
4 刘朝军,宁艳玲,贾占玲,田素英,寻广磊;叶酸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宏,白文佩,郭艳巍;围绝经期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调查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田丰莲,杨冬梓,张小庄,赵庆国,詹新林,李容汉,穆荔,江雪芳,李洁明;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3 王志宏,白文佩;绝经期与抑郁、焦虑障碍的关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4 徐捷,杨桂梅,张心保,侯钢,耿直;阻滞性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特征[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3期
5 王小全,王晓峰,周海晓,何蕊芳,张永录;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血清胆固醇水平[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6 龚传鹏,向东方;西酞普兰治疗冲动控制障碍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7 任泽华,张红梅,蒋之杰,王惠兰;曲唑酮治疗慢性功能性疼痛的双盲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2年03期
8 奚敏!41000;帕罗西汀治疗17例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2001年02期
9 喻东山;达体朗的作用机制[J];四川精神卫生;2003年03期
10 金凤羽;阮祥燕;;女性围绝经期抑郁新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丽;头风宁胶囊治疗头风病(风邪阻络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张再康;清透火热法抗化疗呕吐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相宇;经轻胶囊治疗高雌激素导致的类经前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绍红;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王玲玲;中药治疗偏头痛处方规律分析及脑痛立停胶囊治疗偏头痛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晶;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类递质和受体的变化及米氮平保护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魏秀岩;油酰胺对孤养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9 高敏;运用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金曦;开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机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旺建伟;疏解少阳法与祛风止痛法治疗头风病的配伍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韩晓;清热泻火法对家鸽化疗呕吐神经递质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3 王雄;肝郁证雄性大鼠5-羟色胺与性行为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陈淑涛;肝郁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周胜红;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及对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和单胺类物质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金艳;四逆散活性成分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郭俊;局灶性脑缺血后抑郁及其生物学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米晓娟;青藤碱的抗焦虑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9 周登芳;逆针灸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受体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杨保春;5-HT1A受体基因C(-1019)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锡永,王悦,吴飞,王淑杰,秦静,张丽芬;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2年02期
2 何敏慧!200065,冯永林!200065,王政科!200065,陈瑞昌!200065,刘兰花,韦春嫒,陆峥,施慎逊;城市社区更年期居民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年04期
3 徐英,吴彩云,吴爱勤;心理社会因素与妇女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4 武浩然,蒋龙,关恒永,赵建民,高顺卿,马起民,王玉红,丛晓山,苏秀茹,马雅静,揭俊卿,刘克红,王金琴,赵小篇,董红,王志英,陈英;下岗职工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年东;袁桂琴;;运动意念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疗效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韩永强;刘锦;;脑卒中后抑郁42例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6期
3 李梅笑;李卓;陈晓丹;齐继连;李观强;;隐匿性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5期
4 钟冬红;;冠脉搭桥在性别上抑郁症的差异[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3期
5 吴先均;;慢性肛肠病患者焦虑忧郁症状调查[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6 王荫华;;神经心理评估在临床痴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6期
7 姚芳传;;如何评定抑郁症的疗效?——读者来信[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8 陈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9 陈斌华;齐若兵;苏雪倩;夏泳;赵黎君;;银杏叶制剂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抑郁的对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袁小兰;杨四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R-R间期变化率联合检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价值[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卿;刘东慧;汤哲;孙厚亮;王恒;孟超;刘洁琼;;认知功能筛查量表在MCI和轻度AD患者中的应用[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彭旭;屈英;;综合医院内科不同科室就诊病人焦虑抑郁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郭锡永;;更年期妇女常见精神障碍[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联琦;周平;郝军锋;梁凤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识别与诊断:四种抑郁量表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徐江涛;宋永斌;郝舒亮;叶华;刘金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6 郭锡永;正悦;吴飞;王淑杰;计秀生;李振来;;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龙彬;陈美娟;宋立升;高哲石;;痴呆病人攻击行为与抑郁等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龙彬;陈美娟;宋立升;高哲石;;痴呆病人攻击行为与抑郁等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小华;王德芬;;更年期抑郁患者的性激素与5—HT浓度的相关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史梅芳;;以疼痛为第一主诉的抑郁症[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福新;更年期女性对付抑郁有“五招”[N];健康报;2006年
2 ;坤泰胶囊可改善更年期妇女性生活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陈福新;预防更年期抑郁症“五板斧”[N];大众卫生报;2007年
4 郁琦邋本报记者 余运西;愿“多事之秋”少些烦忧[N];健康报;2008年
5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教授 何方方;克服更年期抑郁症关键靠自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陈福新;莫把抑郁症当成更年期综合征[N];健康报;2005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栾雪梅;放弃HRT疗法有多难[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陈燕琳;征服抑郁症五部曲[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黄芳;防治更年期抑郁症“五招”[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主任医师 董文玲;脾气有变当心疾病[N];保健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梅;针刺结合SSRI_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邹涛;大学生抑郁易感性—应激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刘传新;抑郁症的躯体疾病共病及神经内分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罗英姿;冗思在青少年抑郁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江华;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徐广明;氯氮平临床使用及其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局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7 冯辉;团体怀旧治疗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毕波;沈阳市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干预的一年随访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与血清孕激素、叶酸、五羟色胺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霓妮;湖南住院工伤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浩;成人癫痫患者抑郁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D];暨南大学;2008年
4 王新;阈下抑郁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平;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评定及对喹硫平的治疗反应[D];汕头大学;2010年
6 张勇军;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8年
7 贺军;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的量表评定与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贾书娟;我国东北地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认知功能调查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曹筱燕;产前抑郁认知易感性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星;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98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59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