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因素对首发抑郁症发病及严重程度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4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祖承;南达元;黄啸;;日本“第5届抑郁症学会”大会介绍[J];上海精神医学;2008年06期
2 许晓英;龚飞中;;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期
3 李溪;;针灸治疗56例英国人抑郁症临证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12期
4 江平安;;中医治疗抑郁症[J];家庭医学;2006年09期
5 高建伟;倪亚平;;小柴胡汤证是治疗抑郁症的良方[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6 张永军;;精神抑郁症治疗展望[J];中国保健;1998年10期
7 罗兰兰,张勉;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8 迟雨岩;;父母如何面对青春期抑郁的孩子[J];健康生活;2006年12期
9 王远芳;;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11年04期
10 何伟谦;;治疗心脏病患者抑郁症,药物优于心理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琳;马蓉;;乳腺癌抑郁患者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姜红梅;侯晓华;;NERD患者生活事件、生活质量与症状间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3 穆怀利;刘金凤;;生活事件、个性特征与银屑病的相关对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燕;;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及自我效能感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5 万承龙;蔡昌群;项银荣;;生活事件及相关问题对城乡神经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吴新龙;林美华;李长明;张海涛;;生活事件与老年期抑郁症42例临床分析[A];第五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秦金亮;;学生课堂生活事件记忆的线索提取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竞;祖思;李占江;马辛;;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姚林;宋维真;张瑶;于彦英;邹志光;;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发生中作用的初步探讨[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10 赵晨;扬阿丽;方晓义;;生活事件、归因与夫妻冲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昊;听抑郁症患者讲40多年来遭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李丽云;世界首台抑郁症治疗仪在哈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耿兴敏;马辛 驱赶抑郁症的阴霾[N];中国妇女报;2011年
4 实习生 李崇寒;如何提防抑郁症的发生?[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主讲人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王希林 胜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梅颜;学会识别焦虑和抑郁症[N];健康报;2011年
6 刘向;抑郁症治疗应更为彻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记者 彭溢;我省首创抑郁症治疗仪[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蒋廷玉;七成抑郁症患者意识不到自己“郁闷成疾”[N];新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丁华艳;花费4000元可控制抑郁症[N];华夏时报;2006年
10 庄瑜;抑郁症治疗新药度洛西汀[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立辉;浏阳市农村居民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文辉;抑郁症负性偏向的脑电生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黄满丽;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从神经心理学测量到神经影像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陈君;高中生自杀意念的易感性—应激模型: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刘政疆;精神应激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罗英姿;冗思在青少年抑郁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段冬梅;电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张琼;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悦;大学生群体抑郁分布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曹静;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应对的中介效应与弹性的调节效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颖;驾驶员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李涛;大学生情绪智力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熊丽娟;心理因素对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梁毅平;社会心理因素对首发抑郁症发病及严重程度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惠;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段小池;生活事件、情绪调节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9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4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