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M型胆碱能受体活动对前扣带回皮层GABA能中间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8 13:56
【摘要】:背景: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尽管近年来神经药理学在精神病学领域取得了进步,但抑郁症的治疗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大多数临床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进行调控发挥作用,但这类药物具有疗效低、起效慢以及具有药物耐受性等缺点。因此,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可以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重要的靶点和理论支持。前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的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功能减弱,含生长抑制素(Somatostatin,SST)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ACC脑区表达降低,抗抑郁治疗能够使脑内GABA浓度升高以及GABA受体活动性增强。在抗抑郁药物的研究中也发现,含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的GABA能中间神经元也可能介导了抗抑郁作用。这些发现表明,ACC脑区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可能是抗抑郁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非选择性M型胆碱能受体(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m ACh R)拮抗剂—东莨菪碱(Scopolamine,Sco)具有快速且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进一步揭示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m ACh R活动是否会影响ACC脑区GABA能中间神经元上的突触传递功能?本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免疫组化以及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等方法,探讨了激活和拮抗m ACh R活动对ACC脑区GABA能中间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为揭示快速抗抑郁药物Sco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使用SST-Cre和PV-Cre转基因小鼠与Ai9-RFP(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转基因小鼠交配,获得SST-Cre:Ai9-RFP和PV-Cre:Ai9-RFP小鼠。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两类小鼠分别在ACC脑区SST中间神经元和PV中间神经元上特异性表达RFP。2、利用膜片钳全细胞(Whole-cell Patch-calmp)记录技术,在SST-Cre:Ai9-RFP和PV-Cre:Ai9-RFP小鼠离体脑片ACC脑区记录表达RFP的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包括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输入阻抗(Input resistance)、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阈值(Threshold)、AP中位宽度(Half-width)、AP幅值(Amplitude)、超极化后电位(Afterhyperpolarization,AHP)、放电起始(Initial)和稳定频率(Steady)、放电频率适应性(Spike frequency adaptation),并通过生物素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特征。3、在SST-Cre:Ai9-RFP和PV-Cre:Ai9-RFP小鼠ACC脑区荧光标记的SST和PV中间神经元上,分别记录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 EPSCs)、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 EPSCs)、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 IPSCs),观察m ACh R激动剂Muscarine(10μM)和拮抗剂Sco(100n M)对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ST-Cre:Ai9-RFP小鼠ACC脑区,表达RFP的神经元中有81%与SST抗体共标;PV-Cre:Ai9-RFP小鼠的ACC脑区的表达RFP的神经元中有83%与PV抗体共标。2、SST-Cre:Ai9-RFP小鼠表达RFP的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n=35):静息膜电位-69.54±0.7m V,输入阻抗319.0±22.69MΩ,AP阈值-35.66±0.97m V、中位宽度0.38±0.02ms、幅值83.36±1.96p A、超极化后电位20.22±0.84m V,起始频率111.4±7.02Hz;稳定频率40.44±3.33Hz,放电频率适应性3.43±0.48;PV-Cre:Ai9-RFP小鼠表达RFP的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n=35):静息膜电位-73.14±0.52m V;输入阻抗180.7±9.68MΩ;AP发生的阈值-27.06±0.81m V;中位宽度0.26±0.01ms、幅值73.31±1.35p A;超极化后电位25.62±0.54m V;起始频率111.9±9.60Hz;稳定频率80.91±5.74Hz;放电频率适应性1.35±0.06。SST-Cre:Ai9-RFP小鼠表达RFP的神经元多呈梭形,具有双极或三极形态;PV-Cre:Ai9-RFP小鼠表达RFP的神经元多呈篮形,且具有多极形态。3、灌流Muscarine激活m ACh R后,ACC脑区SST中间神经元的s EPSCs频率显著增加(p0.01),而幅值变化差异不显著,该作用可以被Sco阻断(p0.01);单独灌流Sco不显著影响s EPSCs和m EPSCs的频率和幅值;Muscarine能够使SST中间神经元m IPSCs的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不显著影响幅值,该作用可以被Sco阻断(p0.05);单独灌流Sco,SST中间神经元m IPSCs的频率显著增加(p0.05)但不影响其幅值。4、灌流Muscarine激活m ACh R后,ACC脑区PV中间神经元的s EPSCs频率显著增加(p0.05),而幅值变化不显著,该作用可以被m ACh R拮抗剂Sco、阻断(p0.05);单独灌流Sco不显著影响s EPSCs和m EPSCs的频率和幅值;灌流Muscarine激活m ACh R对PV中间神经元m IPSCs的频率和幅值的影响均不显著;单独灌流Sco对PV中间神经元m IPSCs的频率和幅值影响不显著。结论:1、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基本确定我们记录的ACC脑区表达RFP的神经元为SST中间神经元和PV中间神经元。2、激活m ACh R可以增强ACC脑区SST中间神经元和PV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而拮抗m ACh R对SST中间神经元和PV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影响均不显著。3、激活m ACh R可以减弱ACC脑区SST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但不影响PV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拮抗m ACh R可以增强SST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但不影响PV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4、本研究的结果提示,m ACh R活动对ACC脑区SST和PV中间神经元上的突触传递功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不同影响在快速抗抑郁中有何作用亟待进一步的研究。
【图文】:

实验流程,中间神经元,抗抑郁药物,东莨菪碱


图 1 本研究实验流程简图2.3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由于现行抗抑郁药物存在各种缺点(疗效低、起效慢、易产生耐受性),而东莨菪碱具有与传统抗抑郁药物不同的快速且显著的抗抑郁作用,进一步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可以为研发新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了解 mAChR 活动对 ACC 脑区 SST 中间神经元和 PV 中间神经元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可以为东莨菪碱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往的研究中对东莨菪碱的作用机制问题大多是在 PFC 上进行的,且没有同时对 SST 中间神经元和 PV 中间神经元进行电生理记录的研究。在研究中,对两类中间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很重要。本研究利用 Cre-loxp了系统,获得 ACC 脑区神经元被红色荧光标记的转基因小鼠 SST-Cre:Ai9-RFP和 PV-Cre:Ai9-RFP 小鼠,可以得在离体脑片状态下结合红色荧光准确识别出两类神经元。通过免疫组化、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形态特征确认表达 RFP 的神经元属于 SST 中间神经元和 PV 中间神经元。之后使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通过

示意图,小鼠,中间神经元,示意图


4、结果、结果.1 SST-Cre:Ai9-RFP 小鼠和 PV-Cre:Ai9-RFP 小鼠 ACC 脑区 SST 和V 中间神经元表达 RFP 的特异性如图 2 所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 SST-Cre:Ai9-RFP 小鼠及 PV-Crei9-RFP 小鼠的 ACC 脑区,,广泛表达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神经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中胜;大鼠海马脑中枝形吊灯样中间神经元的形态与电生理学特征[J];生理学报;1994年06期

2 王晋泉;;人脊、腰的中间神经元对不同头-体静态的影响:前庭神经系统的作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9年04期

3 汤清波;党静;洪珍珍;赵新成;闫凤鸣;;昆虫味觉中间神经元的研究简述[J];华中昆虫研究;2014年00期

4 孙合亮;张广芬;杨建军;孙康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01期

5 张霖;王雪艳;李花;邹晓毅;;中间神经元前体细胞移植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年03期

6 沈钧贤,关力,莫建武;硕螽(Deracantha onos)听觉中间神经元的方向灵敏度[J];生物物理学报;1987年01期

7 许念桂;肖波;杨国帅;曹贵方;葛亮;梁静慧;;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的数量变化与颞叶癫疒间关系的实验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6期

8 沈钧贤,关力,莫建武;硕螽(Deracantha onos)听觉中间神经元的声反应特征[J];生物物理学报;1986年04期

9 李萍;温晓妮;李延海;;大鼠纹状体主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电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10 沈钧贤;蚱蝉听觉中间神经元对声信号时间参数的编码[J];科学通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莺;Yoon K;Ko H;Morozov A;;5-HT3受体激活抑制海马CA1区的γ振荡[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汤清波;党静;洪珍珍;赵新成;闫凤鸣;;昆虫味觉中间神经元的研究简述[A];华中昆虫研究(第十卷)[C];2014年

3 杨颖;沈炜;倪杨;朱敏;苏岩;杨振纲;万亚坤;赵春杰;;Foxg1调节皮质中间神经元的发育[A];第三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发育遗传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刘健;桂振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及5-HT_3受体的调节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5 赵志国;古华光;;超极化激活阳离子电流对中间神经元网络Theta振荡同步的影响[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6 王爽;刘健;苏兴利;郭玉芳;王湘;霍健;;大鼠脑室内注射5,7-DHT导致GABA能中间神经元电活动改变及5-HT1A受体敏感性下降[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冯亚静;马新明;;RPTN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引起的抑郁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谢莉红;陈军;;F波及其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9 杨洁;;尼古丁对中间神经元和锥体神经元表达谱的差异性调节[A];第四届全国痴呆与认知障碍学术研讨会及高级讲授班论文汇编[C];2015年

10 王艺羲;程斌;彭云;;牙周炎通过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作用于中间神经元引发抑郁样表型[A];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吴苡婷;调控脑皮层中间神经元环路发育有新机制[N];上海科技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沈春蕾;“为破解社交识别障碍做点事”[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简崇东;小鼠胚脑内DISCI基因功能干扰对成年后行为、脑代谢和中间神经元发育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龙莉莉;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GABA能中间神经元动态变化及其突触联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周马丁;中间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7年

4 王晓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痫性发作潜伏期后齿状回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活动状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可心;神经调节素1-ErbB4信号对GABA能中间神经元功能的调节及其在癫痫等疾病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4年

6 邹明明;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Trim32基因敲除小鼠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7 马健;小鼠脑皮层分子层神经元的发育和先驱中间神经元在脑皮层发育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4年

8 蔡玉群;胚胎小鼠背侧大脑皮质的少数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能够既产生投射神经元又产生中间神经元[D];复旦大学;2013年

9 黄玉斌;非洲爪蟾嗅球中间神经元树突棘的活体成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马通;灵长类大脑皮质中间神经元的来源及分类[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每易;M型胆碱能受体活动对前扣带回皮层GABA能中间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2 王春莲;代谢性谷氨酸受体2/3活动对前扣带回皮层GABA能中间神经元突触传递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3 刘志衡;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网络同步与节律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瞿庄茵;应用iPSC技术研究唐氏综合症GABA能中间神经元的发育异常[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5 陈继博;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前体细胞移植改善APP/PS1小数的认知障碍[D];苏州大学;2017年

6 封素;COUP-TFI基因在端脑腹侧及皮层中间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D];南昌大学;2016年

7 高玮;初级纤毛在中间神经元上所起作用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巴茹;Fog1对生后时期皮层中间神经元发育的调控作用[D];东南大学;2017年

9 耿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视觉皮层的可塑性》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

10 刘运进;调控PV中间神经元对AD小鼠中Aβ诱导的病理变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69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669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