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19 13:13
【摘要】: 目的:前瞻性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M)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近年来成为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本研究是基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了解前额叶及丘脑在前瞻性记忆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前额叶及丘脑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特异性机制,验证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 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与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 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EBPM)可相互分离的假说。另外,通过对健康老年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CI)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前瞻性记忆年龄相关的损害情况,阐述前瞻性记忆的测查在AD的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建立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分别选择前额叶、丘脑及皮质下白质损害的脑损伤患者为研究被试,以及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并对其进行前瞻性记忆的试验,明确不同部位脑损伤患者前瞻性记忆改变的特征;同时,分别对健康老年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前瞻性记忆的研究,明确前瞻性记忆在三组老年人群的前瞻性记忆损害特征。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EBPM,6.00±1.91;TBPM,5.30±0.92)相比,前额叶损伤组的EBPM(1.4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BPM(4.77±1.17)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右侧PFC损伤组的EBPM(1.40±1.12,1.64±1.01)和TBPM(4.60±1.06,4.86±1.2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丘脑损伤患者及皮质下白质病变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B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P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成年组(EBPM,6.25±1.60;TBPM,5.38±0.87)相比,老年组的EBPM(2.50±0.85)和TBPM(4.93±1.07)均较成年组差(P0.001,P0.05),而EBPM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将老年组EBPM、TBPM成绩分组后,老年组前瞻性记忆的EBPM和TBPM存在双分离;与健康对照组(EBPM,2.33±0.66;TBPM,4.90±1.03)相比, aMCI组的EBPM(0.90±1.09)和TBPM(4.23±1.14)均较成年组差,而EBPM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匹配健康老年对照组EBPM(2.23±0.77)和TBPM(4.83±1.09)及aMCI组的EBPM(1.00±1.03)和TBPM(3.10±1.52)相比, AD患者EBPM(0.20±0.41)和TBPM(1.40±1.2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前额叶损伤患者的EBPM存在损害,而TBPM却相对正常;丘脑损伤患者及皮质下白质病变患者的TBPM存在损害,而EBPM却相对正常。提示前额叶、丘脑及皮质下白质可能选择性地参与了前瞻性记忆的不同方面,EBPM和TBPM可能有着不同的神经机制,支持了PM的双通道假说。前额叶可能更多地参与了EBPM的认知加工,而丘脑及皮质下白质可能更多地参与了TBPM的认知加工;老年人存在前瞻性记忆的损害,EBPM损害较TBPM损害更为显著,且老年组EBPM和TBPM的损害存在双分离,aMC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EBPM和TBPM损害,EBPM可能为aMCI患者早期的记忆成分改变;AD的EBPM和TBPM损害较aMCI患者更为严重,以EBPM的损害更为突出,提示EBPM的测查可能会有利于AD的早期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49.16
【图文】:

神经心理学,实验范式


2、2、2、EBPM 的实验——实验呈现范式参照 Einstein 等方法,每当预定目标词出现时去执行一个目标行为,能正确执行目标行为的次数作为 EBPM 的成绩。实验前告诉被试,在随后的实验中无论何时见到两个动物类词(目标词)时,被试就需敲一下桌子;在实验结束时,要记得说出自己的联系电话(实验结束时不再给任何提示)。实验刺激为 32 张卡片,每张有 12 个高频中文实义词,其中 10 个属于一类(大类),2 个另属于一类(小类)。要求被试读出每张卡片上属于小类的那 2 个词,按照实验前指示,当遇到所读出的词是目标词(动物类)时,被试的 EBPM 任务是敲一下桌子(共 7 个目标词,分别位于第 2(练习)、6、11、16、21、25、31 张卡片,每正确记 1 分,共 6 分);在卡片选择结束时,被试完成另一个 EBPM 任务,即记得说出联系电话(记作 2分)。EBPM 成绩最高为 8 分。

叠加图,患者,安徽医科大学,教育程度


Fig1 Lesion location and overlap for left and right PFC lesion patients.(Nupatients with thalamic stroke locations that overlap increase from pink to red.)图 1 左右前额叶损伤患者损伤部位的叠加图2、1、2、健康对照组:30 名,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医院属和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其中男 19 名,女 11 名,平均年龄(36.8岁,教育程度在 5 年以上,平均教育程度(11.6±3.3)年,既往无神经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新药之窗[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2期

2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准更新[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7期

3 窦丽波;;阿尔茨海默病的住院护理[J];吉林医学;2011年26期

4 盛树力;;表观遗传学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趋势[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0年06期

5 刘建平;郭蕾;;阿尔茨海默病证候要素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6 张君嗣;杨卓;;阿尔茨海默病Aβ大鼠模型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传导和突触可塑性的损伤[J];天津医药;2011年07期

7 盖尔;庄稼英;;糖尿病和脑病[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1年06期

8 董浩然;;降压药有助于避免老年性痴呆症[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12期

9 黄延红;王俊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彭素英;许之驹;李素君;吴燕明;;阿尔茨海默病30例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霞平;涂自良;杜士明;王启斌;张澈;张蓬华;;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满永;夏永静;王抒;;载脂蛋白A-Ⅳ基因360位点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关系[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王乃东;赵永波;;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施海姗;侯乐;宁玉萍;郑东;钟笑梅;;不同认知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金元;曹红;葛仁山;;Nestorone和黄体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庞丽;姚建莉;李海红;曹震;徐志峰;尤克增;陈耀文;吴仁华;;9.4T离体型核磁共振频谱对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谷氨酸变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潘小玲;王刚;崔佩菁;王瑛;马建芳;任汝静;邓钰蕾;徐玮;汤荟冬;陈生弟;;GAB2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丛琳;;调控ADAM9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区多态性对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作用[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U

本文编号:2720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20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