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抑郁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03 03:39
【摘要】:研究背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包括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CB receptor)、内源性大麻素(endogenous cannabinoids, eCB)和与eCB合成、降解相关的酶类。目前已被证实的内源性大麻素主要有两种: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rachidonoylethanolamine, AEA)和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它们均具有与天然大麻素四氢大麻酚(THC)极为相似的三维结构。 外源性和内源性大麻素都是通过与大麻素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目前证实体内存在两种大麻素受体:CB1受体和CB2受体。大麻素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基因克隆研究发现这两种受体有44%的氨基酸序列同源。 CB2受体主要分布于外周免疫细胞,如脾脏边缘区、免疫细胞、扁桃体等,CB2功能主要与免疫调节有关。 CB1受体主要分布于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中,脑内CB1受体主要分布于基底神经节(黑质、苍白球、外侧纹状体)、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小脑和大脑皮层。CB1受体的这种分布可能与大麻素对记忆、认知、运动控制的调节功能有关:此外,在延髓、中脑导水管周围、脊髓后角等疼痛传导径路也有大量CB1受体分布。外周神经系统比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CB1受体量少,它们分散地表达于诸如神经末梢等处,介导神经递质的释放。最近大量的研究数据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信号转导功能的失调有可能是抑郁症产生的原因。 伏隔核也称伏核,是基底前脑的一个较大的核团,位于基底核与边缘系统交界处,隔区的外下方,尾壳核的内下方,前方与嗅前核相连,后连接纹状核。伏隔核于周边核团投射关系比较复杂,其纤维联系与边缘系统较为密切,主要接受前脑的传入纤维,包括内侧前额皮质、杏仁核、海马和下丘脑;也接受脑桥区的投射纤维,包括腹侧被盖区、背侧中缝、脑桥网状结构腹侧为腹侧苍白球和嗅结节,是奖赏环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近研究发现,伏核功能的异常可能与兴趣缺失以及抑郁症其他症状的产生相关。研究目的:应用慢性非预期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的小鼠抑郁模型进行研究,探讨伏核区域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信号传递的改变是否是引起抑郁行为学改变的基础。 研究方法: (1)经过6-8周的慢性非预期性应激(CUS)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同时观察1周的次慢性非预期性应激(sub-CUS)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2)抑郁模型完成后,进行与抑郁症相关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检测,包括蔗糖水摄入实验、旷场实验、新环境抑制摄食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 (3)行为学实验完成后,处死动物分离胸腺和肾上腺并称重,评估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对免疫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影响;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血清皮质酮含量测定;取脑并分离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脑组织内AEA和2-AG含量进行测定。 (4)动物处死后制备脑片(brain slice),使用电生理设备记录CB1受体介导的神经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电生理指标,包括细胞内记录Depolariz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excitation (DSE),细胞外记录长时程抑制(LTD)和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groupⅠmGluR)激动剂DHPG对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抑制。 (5)在脑片上应用CB1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细胞外记录CB1受体激动剂对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抑制作用,比较应激组与非应激组之间CB1受体功能是否发生改变。 结果: (1)给予慢性非预期性应激6周后,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包括摄入蔗糖水绝对量和相对量减少,旷场实验自主活动性降低和中央停留时间缩短,新环境摄食潜伏期延长,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延长。而次慢性非预期性应激(给予应激1周)后的动物没有出现明显的行为学改变。 (2)在脑片的伏核核心区(Nac core)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在单一使用去极化刺激条件下,无论是通过提高去极化程度(从-80mV到10或20mV)还是延长去极化时间(1s,5s和10s)都无法成功诱导DSE。在细胞外液中加入Ⅰ型mGluR的激动剂DHPG(5μM)后,从-80mV去极化到0mV持续5s可以成功诱导DSE。 (3)使用以上方法在伏核核心区域诱导DSE,慢性非预期性应激与对照组相比诱导出DSE的幅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SE的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次慢性非预期性应激组诱导DSE无论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都无统计学差异。 (4)在伏核核心区域诱导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的LTD,次慢性非预期性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LTD幅度无统计学差异,而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影响LTD的形成。 (5)应用抗抑郁药氟西汀(Fluoxetine)治疗对于慢性非预期性应激造成的行为学异常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信号的传递受损都有改善作用。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可以导致实验动物抑郁样行为改变和伏核区域eCB/CB1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受损,次慢性应激则没有以上作用;应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可以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改变。以上结果提示慢性非预期型应激抑郁模型动物伏核区域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信号转导功能受损。 意义:研究慢性应激导致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功能异常可以加深我们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认识,促进抗抑郁治方案的优化,同时为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研究背景:人类吸食大麻(Cannabinoids,CB)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大麻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四氢大麻酚(THC)。人类应用大麻类物质可以产生精神兴奋、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大麻类物质以及大麻素受体1(CB1 receptor)激动剂可以产生抗抑郁样作用,而治疗肥胖症的药物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在临床实验中则增加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因此,调节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B system)的功能有可能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直接的CB1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功能,但其缺陷是CB1受体激动剂无差别的广泛作用于全部CB1受体。通过选择性的阻断内源性大麻素物质降解而达到增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功能则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在增强eCB功能的同时保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CB1受体激动的部位和持续时间。脑内最主要的两种eCB配体AEA和2-AG分别通过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和单酰基甘油脂酶(MAGL)降解。有研究表明FAAH和AEA运输的抑制剂可以对啮齿类动物产生抗焦虑和抗抑郁的作用,然而对MAGL的抑制是否能产生相似的作用仍然未知。研究目的:JZL184是新合成的一种高选择性MAGL抑制剂,可以选择性的抑制脑内MAGL,增加2-AG含量。通过对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小鼠长期应用JZL184,探讨对中枢神经系统内MAGL的抑制是否可以产生抗抑郁作用。 研究方法: (1)经过6-8周的慢性非预期性刺激(CUS)建立小鼠抑郁模型。 (2)抑郁模型完成后,进行相关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检测,包括旷场实验,新鲜环境抑制摄食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 (3)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海马齿状回(DG) BrdU阳性和DCX阳性新生神经元数量。 (4)记录DG区域神经突触的基本电生理特征如paired-pluse ratio(PPR), input-output(I/O)relationships,诱导新生神经元依赖性LTP。 (5)对小鼠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实验,评价治疗剂量下(8mg/kg)小鼠有无对JZL184产生依赖。 结果: (1)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后小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在体内应用MAGL抑制剂JZL184后产生抗抑郁样行为学效应。 (2)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后DG区域的BrdU阳性和DCX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应用JZL184治疗后,新生神经元的数量增加。 (3)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和JZL治疗对PPR无显著影响。 (4)慢性非预期性应激降低I/O曲线的斜率,JZL184治疗后I/O曲线斜率恢复。 (5)慢性非预期性应激后,DG新生神经元依赖性LTP受损,经JZL184治疗后LTP得到改善。CUS和JZL184治疗都未影响非新生神经元依赖性LTP。 (6)CPP实验表明使用JZL184 8mg/kg的剂量对小鼠无成瘾效应。 结论:体内应用MAGL抑制剂JZL184治疗慢性非预期性应激抑郁小鼠产生抗抑郁样效应,并且增加了海马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强海马新生神经元依赖的LTP,表明MAGL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海马神经发生产生抗抑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4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唐晓伟;林圣彬;周鸿铭;鲁亚平;;雌激素受体α在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分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阚红卫,明亮,郑丽芳,尹艳艳;BCPT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志华;韩咏竹;;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8年02期

4 周兰兰,明亮,马传庚,程燕,江勤;新型虫生菌提取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5年06期

5 郑丽芳,明亮;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医药;2005年11期

6 张有志,聂惠民,张德昌;柴地合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大脑前额皮质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秦丽娜;史榕荇;图娅;;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肠肽类激素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崔冬雪;范秦海;刘建国;季浏;;游泳运动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学指标及皮质酮含量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贺立娟;王玉来;马玉峰;郭蓉娟;赵秀梅;李丹;杜雅薇;尹岭;;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IL-6、TNF-α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2年05期

10 周海虹;陆lN;陈艳玲;朱红梅;王训;胡纪原;韩咏竹;;柴郁温胆汤对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Biochemical mechanism studies of venlafaxine by metabonomic method in rat model of depression[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刚宏林;何志一;刘相辉;;玻璃苣醇提物对慢性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影响[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陈纯白;都霞;赵乐萍;王林;吴淑娟;潘建春;;白藜芦醇拮抗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异常及机制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4 赵乐萍;林蒙蒙;邵拓;潘建春;;白藜芦醇与胡椒碱联用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下丘脑5-HT系统及HPA轴[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范军铭;;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类递质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黄学宽;;电针“四关”穴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苏芬丽;高维;涂继莹;李焕德;;文拉法辛在抑郁症模型大鼠体内生化机制的代谢物组学研究[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黄世敬;;开心解郁汤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体重的影响[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10 黄世敬;王彦云;郑军;李多娇;潘菊华;;开心解郁方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干预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霞;K-ATP通道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孔辉;水通道蛋白4对成年CD1小鼠脑内神经再生的调节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晓滨;坤宁安对围绝经期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王莹;药物难治性抑郁形成的炎症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党永辉;腹外侧眶皮层参与抗伤害感受与情绪调节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6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8 韩毳;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赵虎;天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及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10 周兰兰;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倩;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机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慧;肝郁血瘀型宫环出血病病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玉其;枳菊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机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亚楠;年龄相关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及GDNF的作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茉弦;不同时期产前应激对大鼠子代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6 黄江剑;百合抗抑郁有效部位质量标准及药理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董素平;海马NMDA受体参与慢性应激经SP-NK1受体通路诱发抑郁样行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原婷婷;海马多巴胺D1受体激活抑制谷氨酸介导的大鼠慢性应激性抑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婷;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与海马Glu和GABA水平变化及其受体机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冉;阿司匹林联合氟西汀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39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39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