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G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钾通道mRNA在抑郁症大鼠表达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13 03:53
【摘要】:抑郁症(depression),又称单相情感性障碍(minor depression),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一类精神病。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抑郁症发病机理及其抗抑郁药物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单胺类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抑郁症患者血浆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重要且广泛应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尽管以上研究成果在抑郁症的防治有重要作用,但是抑郁症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偶联的内向整流钾通道(GIRKs),是内向整流钾通道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能够被G蛋白的βγ亚基直接作用而激活。它不仅对调节心脏速率,而且在调节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以及神经元的兴奋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已证实GIRK可与很多抑制性递质的受体直接偶联,是心脏与脑中许多神经递质作用的直接效应器。已知5-HT_(1A)受体能直接激活GIRK,在海马区5-HT可通过5-HT_(1A)受体增加GIRK通道的传导性,在海马区,皮质酮可通过5-HT_(1A)受体增加GIRK通道的传导性而改变某些神经元的兴奋性。GIRK_1基因包含有大量的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潜在结合位点的转录因子的一致序列,皮质酮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能直接改变GIRK_1基因的转录。应激型抑郁症大鼠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血中高浓度皮质酮可通过其两种受体亚型: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来调节海马和顶叶皮层区GIRKs mRNA的表达。因此,研究GIRK在应激型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具有前瞻性意义。 本实验主要通过侧脑室间断性注射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以完全阻断这两种受体后,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区和顶叶皮层区GIRK_(1-4) mRNA表达的变化,以确定皮质酮改变GIRK通道兴奋传导性的主要机制。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是: 1、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的变化 Nissl染色显示,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元 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数目未见明显减少(P0 .05),在神经元排列层次和尼氏体数目上也基本一致,并且未 见神经元细胞核固缩与空泡化现象。 2、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脑内GIRKI一;mRNA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电击组实验性抑郁症大鼠海马CAI、CAZ、CA3 区、齿状回和顶叶皮层GIRK卜4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3、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SPI)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MIF)处理实验性抑郁 症大鼠后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的变化 尼氏染色显示,实验性抑郁症大鼠NS组、SPI组、MIF组、SPI+MIF组海马和顶叶 皮层区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元数目未见明显减少(P0 .05),而实验性抑郁症大鼠 SP工组、MIF组、SPI+MIF组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神经元与NS组相比较神经元数目无明显 差异(P0 .05)。在神经元排列层次和尼氏体数目上也基本一致,并且未见神经元细胞 核固缩与空泡化现象。 4、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对正常大鼠和实验性抑郁症大鼠 脑内GIRK,一4 mRNA表达的改变 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在正常大鼠上分别和同时应用盐皮质受体阻断剂和糖皮质 激素受体阻断剂,和Ns组相比,海马cAI一3区、DG区和Pc区GIRKI-4 mRNA杂交阳性信号 的强度无明显变化,相对于c0N组轻度降低,没有统计学差别。(2) NS抑郁组GIRK卜。mRNA在海 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应用盐皮质激素受 体阻断剂的抑郁组GIRK卜;mRNA的表达在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明显高 于NS抑郁组,但与对照组相比GIRKI一2 mRNA的表达在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 层区无明显差异,而GIRK3一4 mRNA的表达在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明显 高于对照组(GIRK;mRNA在顶叶皮层区的表达除外)。(4)应用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的 抑郁组GIRKI一;mRNA的表达在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明显低于NS抑郁 组(GIRK:的顶叶皮层区和GIRK;的DG区除外),且与对照组相比GIRK卜;mRNA的表达在 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明显降低。(5)应用盐皮质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 断剂的抑郁组GIRK,一4 mRNA的表达在海马CAI、CAZ、CA3、DG和顶叶皮层区明显高于NS 抑郁组(GIRKt的顶叶皮层区除外),而与对照组相比GIRK卜:mRNA在海马和顶叶皮层区 的表达基本上无明显差异,GIRK3一;mRNA在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GIRK。在顶叶皮层区除外)。 综上所述,抑郁症海马和顶叶皮层区神经元形态正常、数目未见减少。皮质酮确实 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能通过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改变GIRK卜;mRNA表达。盐皮质激素受 体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对海马和顶叶皮层区GIRKI-4 mRNA表达的改变产生不 同的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是GIRK;基因中包含有大量的具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潜在结合位 点的转录因子的一致序列和海马区5一HT可通过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4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唐晓伟;林圣彬;周鸿铭;鲁亚平;;雌激素受体α在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分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阚红卫,明亮,郑丽芳,尹艳艳;BCPT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周志华;韩咏竹;;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8年02期

4 周兰兰,明亮,马传庚,程燕,江勤;新型虫生菌提取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5年06期

5 郑丽芳,明亮;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医药;2005年11期

6 秦丽娜;史榕荇;图娅;;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肠肽类激素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崔冬雪;范秦海;刘建国;季浏;;游泳运动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行为学指标及皮质酮含量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周海虹;陆lN;陈艳玲;朱红梅;王训;胡纪原;韩咏竹;;柴郁温胆汤对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9 周明芳;冯正直;程天民;;慢性应激抑郁复合皮肤创伤对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10 刘世建,马国昭,王雪琦,高霄飞,徐荷,何成,路长林;皮质激素受体在抑郁大鼠海马GIRK_(1-4) mRNA调控中的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春虎;胡随瑜;王素娥;邱娟;李云辉;;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ERK1/2mRNA表达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治;李娜;赵兴蓉;许秀峰;;长期应激对大鼠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赵建军;王晓燕;;开郁颗粒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黄学宽;陈笛;王莎莉;任凌燕;;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保护作用研究[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黄学宽;;电针“四关”穴对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刚宏林;何志一;刘相辉;;玻璃苣醇提物对慢性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影响[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赵乐萍;林蒙蒙;邵拓;潘建春;;白藜芦醇与胡椒碱联用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涉及下丘脑5-HT系统及HPA轴[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陈纯白;都霞;赵乐萍;王林;吴淑娟;潘建春;;白藜芦醇拮抗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异常及机制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滨;坤宁安对围绝经期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韩毳;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赵虎;天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及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5 周兰兰;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文迅;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形态结构和海马nNOS mRNA及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郑晓鹤;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崔冬雪;游泳锻炼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华;保神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及BDNF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10 胡冰;缰核在大鼠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倩;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影响机制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慧;肝郁血瘀型宫环出血病病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恒炼;身心应激诱导大鼠卵巢早衰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江波;三七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巧珍;慢性应激对大鼠脑内NMDAR1蛋白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6 罗纯;郁乐疏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程燕;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8 韩止荣;电针改善慢性复合应激模型大鼠抑郁状态的神经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吴万振;冲突性应激强度与不同脑区重量及其代谢物浓度的关系[D];汕头大学;2005年

10 宋宁;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SK-3β的表达[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75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c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