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监测

发布时间:2020-08-26 06:02
【摘要】: 目的记忆监测是记忆者对与记忆过程有关的内容的主观反应,是人们对自身记忆的编码及提取等过程的认识和评价,是高于记忆的一种认知。主观记忆障碍抱怨(SMC)是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aMCI)的首要主诉。本研究通过记忆监测的来了解aMCI患者对自我记忆状态的评估,并探讨其记忆监测的改变和损害特征,及寻求aMCI记忆障碍的可能原因。此改变对评估aMCI是否向Alzheimer’s Disease(AD)转变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 方法建立记忆监测的神经心理学实验方法,以知道感(FOK)模型为记忆监测的实验任务。即情景记忆的FOK和语义记忆的FOK。分别测试30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和30名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健康对照组的情景记忆(EM)和语义记忆(SM),及情景记忆的FOK和语义记忆的FOK。 结果 1、对aMCI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Rey-听觉词汇(即刻、延迟)的客观记忆检查的比较,aMCI组即刻回忆(3.4±0.8)和延迟回忆(3.8±2.2)的成绩均较对照组(5.6±1.0,8.3±1.7)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1),而延迟回忆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2、与健康对照组的情景记忆(8.1±2.0)和语义记忆(5.0±1.4)的比较,aMCI组的情景记忆(13.7±2.8)较健康对照组差,有统计学意义(t=8.97,Р0.01),而语义记(5.4±1.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Р0.05)。 3、FOK判断的结果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a:正确判断且正确再认;b:正确判断但错误再认;c:错误判断但正确再认;d:错误判断且错误再认。EM的FOK:aMCI组与健康对照组在a组(58±13,72±12)和b组(42±13,28±12)上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7、4.27,Р0.01),而c组(46±29,40±33)和d组(54±29,60±33)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1、-0.71,Р=0.48);SM的FOK:aMCI组与健康对照组在a、b、c、d组上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 结论本研究提示aMCI患者客观记忆障碍的延迟回忆较即刻回忆成绩下降更明显,且aMCI的记忆障碍是以EM损害为主,而SM正常。aMCI患者的EM的FOK存在损害,对自我记忆能力表现为过高的估计;而SM的FOK却相对正常,与EM和SM的损害呈现一致性,提示aMCI患者记忆监测的异常可能是aMCI早期记忆障碍的基础,此改变也可能对评估aMCI是否向AD转变起着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49.1
【图文】:

基本资料,统计学意义


图 1 aMCI 组和健康对照组(HC)的基本资料比较Fig1 The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education、MMSE、VFT and DS between aMCI and healthycontrol*Р<0.053.2 aMCI 与健康对照组 RAVLT、EM、SM 的结果aMCI 组与 HC 组在 RAVLT 上的即刻和延迟回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Р<0.05),延迟回忆的损害更明显(t=-9.02,P<0.01)。MCI 组与 HC 组的 EM 错误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Р<0.01),而 SM 错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Р=0.16)。EM 和 SM 成绩分别为在相应 FOK 试验任务时对不能回忆项目的记分(表 2)。

情景记忆,词汇学习,语义记忆,听觉


表2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aMCI)与健康对照组(HC)在RAVLT、EM、SM成绩的比较( x ±s)Tab2 The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RAVLT、episodic memory and semanic memory betweenaMCI and healthy control.注: RAVLT:Rey-听觉词汇学习测试;EM:情景记忆;SM:语义记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Р<0.05,**Р<0.01分组 例数RAVLT即刻(分)RAVLT延迟(分)EM(错误数)(分)SM(错误数)(分)MCI 组 30 3.4±0.8*3.8±2.2**13.7±2.8**5.4±1.4HC 组 30 5.6±1.0 8.3±1.7 8.1±2.0 5.0±1.4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再认,正确判断


图 3 aMCI 组和健康对照组在情景记忆的 FOK 成绩的比较Fig3 The comparison of percentage scores in the episodic memory feeling-of-knowingbetween aMCI and healthy control*Р<0.01表 4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aMCI)与健康对照组(HC)在语义记忆的 FOK 成绩的比较( x ±s)Tab4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in percentage of scores for the semantic memory feel-ing-of-knowing task between aMCI and healthy control.SM-FOK(%)分组例数a b c daMCI 组 30 67±17 33±17 51±43 49±43HC 组 30 72±20 28±20 52±39 48±39注:SM-FOK:语义记忆的知道感判断;a:正确判断且正确再认;b:正确判断但错误再认;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希平,方格;早老性痴呆患者的元记忆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年10期

2 青苹;感动[J];当代护士;1999年02期

3 滕悦;早老性痴呆病人仍有希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年08期

4 小曲;我该怎么办[J];中国健康月刊;1994年09期

5 陶墨华;浅谈感冒之预防[J];现代养生;2001年03期

6 ;丹妮信箱[J];中国健康月刊;2000年01期

7 张宜宏;举手之劳的感动[J];心理与健康;2004年08期

8 ;你对感冒了解多少[J];中国健康月刊;1994年01期

9 华子;妈,谢谢您生了我![J];长寿;1998年10期

10 刘希平,方格,杨小冬;国外有关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谢丹丹;程怀东;吕心怡;田仰华;汪凯;;遗忘型MCI患者错误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希平;唐卫海;;记忆监测与记忆成绩相关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同归;;“知道感”(FOK)任务下的图片优势效应[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张嘉虹;王晶;卢宁;;考试焦虑对记忆监控判断的影响研究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屈军;韩凯;;记忆、元记忆与重复学习的关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唐卫海;刘希平;;回忆准备就绪程度的判断发展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刘宁;张庆林;;元认知中监控关系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青慧;因为活着而知道感激[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辛华;感恩培养也是“希望工程”[N];宜春日报;2005年

3 ;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N];宜昌日报;2005年

4 佚名;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恩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普健;食积也会致感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魏晓燕;用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马祖祥;胃肠“感冒”[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丁丹华;邵康立:一个丑小鸭的成功历程[N];发展导报;2005年

10 杨寅生;离婚服务“钱景”看好[N];发展导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三;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监测[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2 蔺雅媛;快速知道感和一般知道感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祥军;一般自我效能感、工作记忆容量对记忆监测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博林;初中学业不良学生的元记忆监测、控制特征与学习效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安晓娟;ADHD儿童学习时间分配能力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心怡;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记忆监测的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游源;MPT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其仿真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谢丹丹;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记忆错误的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9 吴俊杰;学习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实验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陈伟民;3-5岁幼儿心理理论与FOK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04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804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8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