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重度抑郁症个性特征与HP感染治疗效果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11-13 03:36
研究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探讨抑郁症与HP感染同时治疗效果比较。探讨抑郁症患者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的关联性。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8-60岁抑郁症患者200例为组一(抑郁组),同时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测验(EP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HAMD),以来医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组二(非抑郁组)。采用C13呼气实验法分别检测抑郁症组与非抑郁组人群是否存在HP感染,比较抑郁症状改善后抑郁症组与非抑郁组HP的感染率。(2)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的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同时完善C13呼气实验检测。采用主观意愿治疗HP,将HP阳性的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A组(治疗HP组)和治疗B组(不治疗HP组),选择HP阴性的抑郁症患者为治疗C组,使用SSRIs类药物进行为期8周的抗抑郁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均完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8周末完善一般血液学检查、心电图等检查;在治疗后的8周末分别检测HP阳性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比较三组的治疗的疗效、药物副反应及HAMD减分情况。研究结果:(1)对200例抑郁症患者EPQ调查显示,神经质得分对抑郁症有预测作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抑郁症患者与神经质性格特点有关;在200例抑郁症患者组中有117例(58.8%)HP阳性,有83例(41.5%)HP阴性,非抑郁组中,HP阳性者有86例(43%),HP阴性者有114例(57%),对200例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结果中胃肠道症状评分分析,其中HP阳性患者中消化道症状因子分0分者有94例,HP阴性患者中消化道症状评分在0分者有46例,HP阳性的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比HP阴性者多(P=0.0030.05)。(2)A组与B组、A与C组、B组与C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8周末,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A组在治疗的第2周末、4周末、6周末减分率明显大于B组(P0.05),在第2周末、4周末减分率明显大于C组(P0.05),C组仅第6周末减分率大于B组;治疗8周末,A组与C组患者胃肠道症状0分者差异不明显(P0.05),B组胃肠道症状0分者明显比C组多(P0.05)。(3)治疗8周末A组、B组、C组的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P=0.880.05)。(4)治疗8周末,A组HP阳性人数有6例,B组有17例患者的HP检测结果为阴性,A组HP感染人数明显少于B组人数,(P=0.000.05)。(5)A组、B组、C组在治疗后的每次TESS评分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三个治疗组的副反应均轻微,主要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些患者有心率增快等表现,患者能够耐受,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研究结论: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为神经质,抑郁症患者的HP感染水平较正常人群高,神经质可能对易感染HP具有预测作用;抑郁症患者的HP感染水平较正常人群高,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与HP感染存在关联性,中重度抑郁伴HP感染的患者抗抑郁同时抗HP治疗,对抑郁症的改善更快,疗效安全。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9.4;R57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抑郁症患者HP感染率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数据分析
2.1.4 技术路线图一
2.2 HP感染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2.4 技术路线图二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抑郁症患者HP感染率调查结果
3.2 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分析
3.3 HP感染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3.3.1 基本资料
3.3.2 治疗后两组间的HAMD评分及减分率比较
3.3.3 治疗前后各组内HAMD评分比较
3.3.4 治疗前后各组内HAMD评分中胃肠道症状>0 分比较
3.3.5 治疗前后A组与B组中HP阳性患者人数
3.3.6 八周后三组间的治疗疗效比较
3.3.7 治疗后各组间的TESS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EPQ个性特征的表现
4.2 抑郁症患者的HP感染水平
4.3 HP感染及情绪对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4.4 抑郁症的脑-肠轴病理机制
4.5 HP感染的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加抗H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4.6 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抑郁症的炎症机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1670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9.4;R573.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抑郁症患者HP感染率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数据分析
2.1.4 技术路线图一
2.2 HP感染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2.4 技术路线图二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抑郁症患者HP感染率调查结果
3.2 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分析
3.3 HP感染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结果
3.3.1 基本资料
3.3.2 治疗后两组间的HAMD评分及减分率比较
3.3.3 治疗前后各组内HAMD评分比较
3.3.4 治疗前后各组内HAMD评分中胃肠道症状>0 分比较
3.3.5 治疗前后A组与B组中HP阳性患者人数
3.3.6 八周后三组间的治疗疗效比较
3.3.7 治疗后各组间的TESS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EPQ个性特征的表现
4.2 抑郁症患者的HP感染水平
4.3 HP感染及情绪对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4.4 抑郁症的脑-肠轴病理机制
4.5 HP感染的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加抗H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4.6 研究的不足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抑郁症的炎症机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心尧;王继中;;抑郁症人群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年10期
2 王霞;陈玉龙;张筱凤;;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5年03期
3 吴腾云;林华军;蒋春雷;王云霞;;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炎症反应与抑郁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36期
4 陈美珍;黄永健;张民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抑郁症关系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24期
5 谢昆华;唐尚伟;邓达玲;;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年03期
6 陈渭;黄文柱;郭锦滔;陈广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1年13期
7 张新军;孙振华;孟伟;蒋全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测评与心理干预治疗的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0年12期
8 张万岱;胡伏莲;萧树东;徐智民;;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年05期
9 支胜利;杨胜良;黄龙武;;抑郁伴发广泛性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年02期
10 陈春凤;钦丹萍;;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881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28816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