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应激后情感损害客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4-08 21:58
  应激(stress)是机体在环境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紧张反应状态,一定条件下,应激可损伤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情感损害,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当前,应激后的情感损害程度评估多依赖于临床使用问诊量表,缺乏丰富、有效的客观评价手段。近来在功能磁共振、脑电生理、心率变异性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信号分子与应激性情感损害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提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以上客观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文章来源】: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40(06)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应激后情感损害的生理指标评价研究
    1.1 功能磁共振
    1.2 脑电生理检测
    1.3 心率变异性
2 应激后情感损害的神经信号分子研究
    2.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2 糖皮质激素
    2.3 γ-氨基丁酸
    2.4 炎症因子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抑郁疗效的关系[J]. 申永辉,陈致宇,张学平,胡希文,王晟东,唐光政.  浙江医学. 2019(13)
[2]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梅,程韬,杨开仁,金庞,周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19(13)
[3]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王娜,黄芹,鲍天昊,罗诚,周莉.  四川精神卫生. 2019(01)
[4]脑损伤后情感损害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研究[J]. 孙会艳,李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13)
[5]基于心理应激作用下各种应激障碍与疾病的心理治疗[J]. 易芳.  名医. 2018(01)
[6]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刘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7(01)
[7]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区局部一致性变化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 董健卫,陈艳美,孟盼,江桂华,杨水清,许光,田军章.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6(01)
[8]应激性抑郁样行为发生中眶额叶5-HT1A受体对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调节[J]. 李江娜,安书成,李珍.  心理学报. 2015(10)
[9]慢性应激性抑郁发生中海马糖皮质激素对BDNF的影响[J]. 马学萍,安书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硕士论文
[1]基于抑郁症患者ERP数据的源定位及分类算法研究[D]. 李建秀.兰州大学 2018
[2]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静息态脑网络研究[D]. 赵军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8
[3]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其共病抑郁的心率变异性研究[D]. 伍海林.南昌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26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126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