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3 07:5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予以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予以家庭康复治疗。干预治疗12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以及服药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ey-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2、-3.617,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解决问题"、"求助"条目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回避"、"自责"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72、7.905、-6.582、-7.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P<0.05)。结论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家庭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进行...
【文章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21(01)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
1.2.2 家庭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2.2 两组患者面对困难应对情况
2.3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赵红梅,徐月勤,房金涛. 贵州医药. 2018(06)
[2]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中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 胡旭强,钱敏才,林敏,王士良,杨晨虹,陈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8)
[3]抑郁症预后与circRNA表达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 孔令明,牛威,姚高峰,何明骏,张理义.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4)
[4]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影响的干预研究[J]. 徐丽红,戴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09)
[5]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丛戎,惠李,丁智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5)
[6]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分析系统及其在慢性抑郁症中的应用[J]. 王礼军,郭本禹,张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7]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许仁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0)
本文编号:3244573
【文章来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21(01)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
1.2.2 家庭康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2.2 两组患者面对困难应对情况
2.3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赵红梅,徐月勤,房金涛. 贵州医药. 2018(06)
[2]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中文版测评抑郁症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 胡旭强,钱敏才,林敏,王士良,杨晨虹,陈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8)
[3]抑郁症预后与circRNA表达水平、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J]. 孔令明,牛威,姚高峰,何明骏,张理义. 精神医学杂志. 2017(04)
[4]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影响的干预研究[J]. 徐丽红,戴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09)
[5]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 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丛戎,惠李,丁智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5)
[6]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分析系统及其在慢性抑郁症中的应用[J]. 王礼军,郭本禹,张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7]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许仁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10)
本文编号:324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2445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