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认知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01:10
目的通过本研究拟了解: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同胞、正常对照间认知功能的差异。2、病程、精神病家族史、精神症状、利培酮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目前常用沟槽钉板测验(GPT)、连线测验(TMT)、Stroop测验、符号编码、符号搜索、范畴流利性测验、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对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健康同胞及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患者组还采用PANSS、CGI、PSP和GAF对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在治疗8周后复查所有评定项目。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成绩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同胞部分神经心理测验(连线测验、Stroop测验、符号编码、符号搜索、范畴流利性测验、PASAT、HVLT-R、BVMT-R)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绩介于对照组与患者组之间。2、不同病程间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颜色连线、Stroop测验和BVMT-R有统计学意...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评定工具
四、统计处理
第三章 结果
一、社会人口学资料描述
二、基线时临床症状和社会认知功能资料
三、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社会认知功能资料
第四章 讨论
一、课题所采用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及影响因素的控制
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同胞认知功能
三、其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心理学测验与精神分裂症内表型[J]. 于文娟,谭立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01)
[2]中国HIV+/AIDS患者神经心理学初步研究[J]. 石川,于欣,吴尊友,Robert K.Heaton,JIN Hua,Thomas D.Marcotte,Joseph Sadek,Igor Grant.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05)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J]. 胡一文,王高华,王惠玲,舒畅. 中国临床康复. 2005(12)
[4]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张立勇,陈云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01)
[5]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研究[J]. 谭立文,张治坤,杨德森,张荣,秦鹏,吕天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2)
[6]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注意力研究[J]. 刘哲宁,赵俊雄,谭伟象.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02)
[7]家庭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对照研究[J]. 陈玉民,杜宏群,马秀青.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06)
[8]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J]. 周云飞,赵靖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04)
[9]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J]. 赵靖平,杨德森.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01)
[10]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临床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 邹义壮,崔界峰,王健,陈楠,谭淑平,张东,徐泽,宋少刚,王云辉,李玥,高文静,段京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9 (01)
本文编号:3248190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评定工具
四、统计处理
第三章 结果
一、社会人口学资料描述
二、基线时临床症状和社会认知功能资料
三、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社会认知功能资料
第四章 讨论
一、课题所采用认知功能评定工具及影响因素的控制
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同胞认知功能
三、其他因素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影响
四、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神经心理学测验与精神分裂症内表型[J]. 于文娟,谭立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01)
[2]中国HIV+/AIDS患者神经心理学初步研究[J]. 石川,于欣,吴尊友,Robert K.Heaton,JIN Hua,Thomas D.Marcotte,Joseph Sadek,Igor Grant.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05)
[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J]. 胡一文,王高华,王惠玲,舒畅. 中国临床康复. 2005(12)
[4]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张立勇,陈云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01)
[5]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研究[J]. 谭立文,张治坤,杨德森,张荣,秦鹏,吕天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02)
[6]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同胞注意力研究[J]. 刘哲宁,赵俊雄,谭伟象.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02)
[7]家庭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对照研究[J]. 陈玉民,杜宏群,马秀青.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06)
[8]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与病程的关系[J]. 周云飞,赵靖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04)
[9]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J]. 赵靖平,杨德森.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01)
[10]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临床信度及效度的研究[J]. 邹义壮,崔界峰,王健,陈楠,谭淑平,张东,徐泽,宋少刚,王云辉,李玥,高文静,段京辉.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9 (01)
本文编号:3248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248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