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4 09:1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粤北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61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rTMS进行治疗,均治疗6周。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和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联合组的汉密尔顿抑郁(HADM)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BDNF、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6%(4/61)和4.92%(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BDNF、5-HT、NE...
【文章来源】:慢性病学杂志. 2020,21(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杨华,聂艳,宁若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15)
[2]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邓家丰,张静娜,肖府庭,肖明月,汪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05)
[3]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梅,程韬,杨开仁,金庞,周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19(13)
[4]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 朱宁,赵伟丽,朱洪山,刘海朋,李晶. 安徽医药. 2018(12)
[5]童年期创伤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成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 戎笛声,位照国,杨颖佳,程艳,李欣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10)
[6]抑郁症认知功能损伤及异常脑机制研究进展[J]. 刘佳丽,王亮. 科学通报. 2018(20)
[7]正念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彭芙蓉,庞蓉.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06)
[8]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沈仲夏,章晓梅,蔡敏,耿松,张振,杨胜良,沈鑫华.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 (02)
[9]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八周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变化[J]. 程宇琪,余红军,卢瑾,刘芳,罗春蓉,王继才,许秀峰.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 (03)
[10]rTMS及MECT在不同时间点对抑郁症疗效和BDNF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 孙秀媛,李海玲,朱相华,沈青峰,王恒.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04)
本文编号:3321440
【文章来源】:慢性病学杂志. 2020,21(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杨华,聂艳,宁若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15)
[2]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邓家丰,张静娜,肖府庭,肖明月,汪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05)
[3]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梅,程韬,杨开仁,金庞,周波. 中国医药导报. 2019(13)
[4]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观察[J]. 朱宁,赵伟丽,朱洪山,刘海朋,李晶. 安徽医药. 2018(12)
[5]童年期创伤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成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 戎笛声,位照国,杨颖佳,程艳,李欣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10)
[6]抑郁症认知功能损伤及异常脑机制研究进展[J]. 刘佳丽,王亮. 科学通报. 2018(20)
[7]正念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彭芙蓉,庞蓉.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06)
[8]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沈仲夏,章晓梅,蔡敏,耿松,张振,杨胜良,沈鑫华.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 (02)
[9]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八周后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变化[J]. 程宇琪,余红军,卢瑾,刘芳,罗春蓉,王继才,许秀峰.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 (03)
[10]rTMS及MECT在不同时间点对抑郁症疗效和BDNF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 孙秀媛,李海玲,朱相华,沈青峰,王恒.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04)
本文编号:3321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3214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