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地黄饮子联合西药对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9 19:27
  目的:(1)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以及不同证候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2)研究地黄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共分为3个部分。1.对已发表的关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性评价,计算机检索2000-2018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有关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2.纳入180例VCI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具体方法为对这180例VCI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调查,基线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分析中医要素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3.纳入103例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3组均进行内科基础治疗,西药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中药组予以地黄饮子加减,中西医结合组予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及地黄饮子,比较3组认知功能及相关生物学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中共纳入文献12篇,通过对纳入的文献研究发现单个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肾虚>痰浊>血瘀>气滞>气血亏虚>阴虚&g... 

【文章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地黄饮子联合西药对痰浊阻窍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病人来源分布图

分布图,样本量,研究设计,分布图


具体见图 2。2.1.3 样本量12 项研究中样本量<100 例的有 3 个,占 25%;样本量在 100~200 例之间的有5 个,占 42%;样本量在 200-300 例之间的有 1 个,占 8%;样本量>300 例的有3 个,占 25%。具体见图 3。图 1 病人来源分布图Fig1 Patient Source Distribution Map

分布图,分布图,样本量,研究设计


图 1 病人来源分布图Fig1 Patient Source Distribution Map图 2 研究设计分布图Fig2 Research Design Distribution Map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卒中患者Hcy、GFAP、BDNF和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J]. 潘庭荣,黄梅,潘丹丹,徐龙,袁云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4)
[2]血管性认知损害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J]. 马福云,时晶,魏明清,康盛华,田金洲.  吉林中医药. 2018(03)
[3]补肾化痰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氧化应激、血流变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王澍,张雪,马樱芮,赵吉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07)
[4]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傅晨,金香兰,陈宝鑫,王凤丽,郭蓉娟,陈志刚,白文,赵建军,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侯小兵,张允岭.  北京中医药. 2017(07)
[5]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社区筛查情况及中医药干预研究[J]. 刘学飞,万溪,徐丽娟,赵见文,崔媛,穆文亚,王雅荣,谷婧,许斐,杨丽静,田军彪.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7)
[6]阿尔茨海默病证候变化与认知结局的关联性[J]. 时晶,倪敬年,魏明清,张学凯,李婷,康盛华,马福云,李雨濛,刘建平,王永炎,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7]血管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J]. 王玮,于文涛,聂金涛,蓝纯英,张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4)
[8]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及治疗效果研究[J]. 高丽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03)
[9]CT血流灌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价值和巴戟天低聚糖巴戟甲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期和远期效果[J]. 张铁亮,刘静,巴哈提·哈立亚,李白艳,刘文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19)
[10]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指导规范(2016年)[J]. 王拥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05)

博士论文
[1]中医证候、嗅觉和生物标志物与轻度认知损害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 康盛华.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肉苁蓉总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p-tau蛋白表达及蛋白组学的实验研究[D]. 陈金.山东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脑小血管病并发认知障碍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 朱梦雪.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2]血管性痴呆中医“五神”量化评定及中药干预的临床研究[D]. 王明珠.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3]缺血中风后认知功能改变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的研究[D]. 谢金山.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6
[4]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调查及中医证候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高莹.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5]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闫丽琴.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
[6]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正常老年人记忆、脑电改变的纵向研究[D]. 盛倩倩.天津医科大学 2013
[7]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工作记忆损害和事件相关电位改变的特点[D]. 李然.泸州医学院 2013
[8]单用美金刚与美金刚、尼莫地平联用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D]. 庞睿娟.泸州医学院 2013
[9]岭南地区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特点及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D]. 崔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10]个体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D]. 曲福玲.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35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