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快速眼动期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及血清5-HT浓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6:38
  目的观察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指标以及与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干扰睡眠;睡眠剥夺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通过72 h REM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样行为。造模前后两组均进行旷场(OF)试验,造模后两组通过高架O迷宫(EOM)试验和自我修饰行为分析进行焦虑的量化评定,并检测血清5-HT浓度。结果造模前,睡眠剥夺组水平和垂直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睡眠剥夺组水平和垂直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睡眠剥夺组进入闭合臂次数多于对照组,进入开放臂次数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睡眠剥夺组错误的转换次数(IT)、中断修饰的次数、错误的转换百分比(IT%)和中断梳理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为高(均P<0.01);对照组血清5-HT浓度高于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组IT%与5-HT浓度之间存在负向相关性(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诱导了焦虑样行为,且其中自我修饰行为参数与血清5-HT... 

【文章来源】:浙江医学. 2020,42(1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快速眼动期睡眠剥夺诱导大鼠焦虑相关自我修饰行为及血清5-HT浓度的研究


旷场(OF)试验分析示意图

示意图,迷宫,示意图,交界处


EOM试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行为学测试,与高架十字迷宫原理相似[8],具体方法(见图2):试验前大鼠先于空旷环境自由活动5 min,试验开始时,大鼠头朝开放臂方向放入开放臂与闭合臂的交界处,在5 min内观察行为指标:(1)进入开放臂次数(open area entry,OE):在交界处进入开放臂算1次,退出算1次探索结束;(2)进入开放臂的时间(open area time,OT):在开放臂内停留时间;(3)进入闭合臂次数(close area entry,CE):大鼠交界处进入闭合臂算一次,退出算一次探索结束;(4)进入闭合臂的时间(close area time,CT):闭合臂内的停留时间。计算开放臂的进入次数比OE%=OE/(OE+CE)×100%,开放臂停留时间比OT%=OT/(OT+CT)×100%。OE%和OT%与动物的焦虑情绪呈负相关。每只大鼠在72 h REM睡眠剥夺后立即接受EOM试验。将大鼠放在EOM开臂与闭臂的交界处,单击计算机上的“开始”按钮,安装在屋顶上的视频跟踪摄像机自动监测,每次每只大鼠所花费的时间为5 min。在实验的各个阶段,白噪音始终保持在70 dB。每次实验后用70%的乙醇溶液擦拭实验场地[9],以避免前次大鼠残留气味对当前实验的影响。1.4.3 自我修饰微观结构分析

睡眠剥夺,色胺,行为,相关性


失眠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疲劳、消极观念等。焦虑和失眠具有相当大的重叠和共现,并且存在高共病性,且两者症状可能对同样的治疗有反应,有共同神经生物学基础可能[12]。但目前对失眠引发的焦虑缺乏稳定、统一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手段,在研究结果一致性上也存在差异,故本研究通过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来寻找有效稳定的行为学评估手段,并观察其神经生物学的变化。睡眠剥夺是指机体因环境需要而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睡眠量的状态[13],其中REM是睡眠的重要阶段,既往有研究发现,REM睡眠剥夺后,机体不但学习能力、记忆力下降,一些焦虑、易激惹等负面情绪也容易增加[14]。REM睡眠剥夺可能通过改变机体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动物的行为[15]。虽然过去已有很多研究显示了睡眠不足对情绪的影响[16-17],但对于REM睡眠剥夺是否诱导焦虑行为的研究尚少。要独立地验证睡眠剥夺对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关键是采用一种啮齿动物内在和先天的自我修饰行为进行评估,且该行为与啮齿类动物的压力表现高度相关。修饰是啮齿动物对高和低压力的第一行为反应[10-11],5-HT参与焦虑和自我修饰、OF、EOM行为的调节[18-19]。本研究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72 h REM睡眠剥夺方法诱导大鼠焦虑样行为,并使用梳理的微观结构、EOM和OF行为参数作为焦虑标志物。结果表明,OF试验中,造模后睡眠剥夺组水平和垂直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OM试验中,睡眠剥夺组的CE多于对照组,OE%低于对照组;自我梳理分析中,IT、NIB、IT%和IB%均较对照组为高,表示睡眠剥夺组存在焦虑样的行为。可以说自我梳理分析的算法中,IT、NIB、IT%、IB%是作为研究抗焦虑药物改善焦虑样行为可靠的标记,这同Kalueff等[20]的研究一致,表明修饰微结构的详细行为学分析可以作为焦虑行为药理学的有用工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与艾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大鼠前额皮质5-羟色胺系统的影响[J]. 丁宁,李瑞,田环环.  针刺研究. 2016(01)



本文编号:3359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359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