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征与脑血流量变化的SPECT/CT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20:03
  第一部分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征分析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系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各种类型和程度的认知障碍,包括自轻度认知障碍至卒中后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按认知损害的程度PS-CI可分为两种类型:(1)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主要表现为多认知域损害的轻度认知障碍;(2)脑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PS-CI患者的认知障碍并非肯定进展为痴呆的。一项基于118名PS-CIND患者的队列研究表明,卒中后6月约19.6%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以自动改善,卒中后1年和2年改善率则分别为13.1%和2.0%。因此PS-CIND的可干预性决定了对其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PS-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46例PS-CIND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征与脑血流量变化的SPECT/CT研究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筛查

数字符号


数字符号编码测验量表结果左:PS-CIND组右:NC组

数字符号,连线,患者


PS-CIND患者连线测试量表结果左:A部分右:B部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troop色词测验在早期识别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J]. 王琦,毛礼炜,刘娟,赵合庆,刘春风,李文.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2]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郭佳,尹雅芙,李亚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08)
[3]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策略[J]. 杨晓昫,王君,罗跃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09)
[4]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07(12)
[5]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J]. 赵黔鲁,郑华光,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06)
[6]SSRIs/西酞普兰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陈长宇,陈康宁,柳春雨,段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6(02)
[7]脑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J]. 王拥军.  中华内科杂志. 2005(11)
[8]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探讨[J]. 谭纪萍,王莹,王鲁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02)
[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发病关系的研究[J]. 刘宏,张文卿.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01)
[10]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J]. 贾建平.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01)



本文编号:3424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424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