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患病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5 11:14
目的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病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躯体形式障碍病人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一般资料,并进行儿童期成长经历问卷(CTQ-SF)、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应用单因素分析、最佳尺度回归分析对患病率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1.63。不同性别躯体形式障碍病人职业、文化程度、诱发事件、情感忽视、述情障碍、防御机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防御机制意义最大(重要性值=0.384);在年龄、家族史、婚姻状况、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认知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病差异的影响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诱发事件、情感忽视、述情障碍、防御机制,其中防御机制对患病性别差异影响最大。
【文章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临床资料
2.2 躯体形式障碍男女患病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2.3 躯体形式障碍男女患病差异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 程晓阳,王俭. 医学综述. 2015(08)
[2]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及性别差异[J]. 谢韫诗,王旭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03)
[3]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 常桂花,孔伶俐,刘春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01)
博士论文
[1]躯体化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 张朝辉.中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6666
【文章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8(0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躯体形式障碍病人临床资料
2.2 躯体形式障碍男女患病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2.3 躯体形式障碍男女患病差异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 程晓阳,王俭. 医学综述. 2015(08)
[2]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及性别差异[J]. 谢韫诗,王旭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03)
[3]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 常桂花,孔伶俐,刘春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01)
博士论文
[1]躯体化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 张朝辉.中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96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4966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